增强文化软实力,营造和谐文明机关
新会检验检疫局李建新 黄桂林
摘要:本文从文化和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出发,通过分析增强文化软实力在提升单位凝聚力、建设五型机关中的作用及检验检疫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探讨提出增强文化软实力六项措施,即提炼单位核心价值观和精神理念、加强环境建设、突出行业特色、倡导全员参与、规范成员行为、善于吸收外来文化。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和谐文明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命题,文化软实力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中央派驻地方的机关部门,我们如何增强检验检疫文化软实力,提升队伍凝聚力,营造和谐文明机关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文化和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辞海》中对文化的解释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具有整体文化、组织文化和个体文化三个内容。”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它反映的是这个社会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的文明进步。软实力指的是能够影响意愿的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和文化的感染力等所谓的软要素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在综合竞争力中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单位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单位文明程度的反映,是知识形态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动力源泉。
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一)加强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是提升单位凝聚力的需要。一个单位没有凝聚力,什么事情都办不成。文化能激发个体对单位的认同感、自豪感、责任感,具有凝聚人心、增进共识、鼓舞斗志、振奋精神的强大力量,是维系一个单位成员的精神纽带,增强单位凝聚力离不开文化软实力。
(二)加强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建设五型机关的需要。五型机关即学习型、节约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机关。五型机关的建设离不开制度的建设、离不开机关单位全体成员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环境的建设、离不开人文环境的建设,这些都是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加强文化建设是建设五型机关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是检验检疫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文化作为思想政治理论宣传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实施理论武装工程的有效途径,能为检验检疫中心工作提供直接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是有了平时的政治理论文化渗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们检验检疫系统的干部职工在“非典”、“禽流感”、“抗震救灾”、“H1N1”等重大事件中拥有强大精神动力,出色完成任务。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不仅仅能实现实现文化自身的发展,还必将极大推动检验检疫事业可持续发展以及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三、进行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主要措施
(一)文化建设首先要提炼单位核心价值观和精神理念。一个人为人处世,总要受一定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价值观好比是人生的指南针,不可或缺,对一个单位,也需要单位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来维系,核心价值观是维系成员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推动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李延辉局长提出的“家和万事兴”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理念一种文化,是我们广东检验检疫人的核心价值观。我们还通过开展提炼“警句格言”、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等活动,使大家形成共识,引导价值认同。
(二)文化建设中环境建设必不可少。环境建设是机关文化建设中的行为层文化和物质层文化,为文化建设提供基础。行为心理学里有个叫破窗效应,讲的就是建筑物有一个窗户被打破,没有及时修理,很快其他的窗户就会被打破,脏乱的环境还会引起犯罪等,而干净优美的环境中,人们连扔垃圾会觉得不好意思,优美的环境有利于营造团结友爱、和谐文明的人文环境。环境的建设还包括创造良好办事办公环境,创建文明窗口,提供优质服务,树立检验检疫和谐文明良好社会形象。环境也是竞争力,在人才竞争中,环境因素起很重要的作用。有这样一个例子,家在江西省南昌市的新进人员在母亲的陪同下来我局报到,经过对我局上下全面看了一遍,听了情况介绍之后,母亲马上就对儿子说:“你就在这里娶个媳妇,安下家来。”现在,该同事已经在新会买房、结婚,可谓是安居乐业了。
(三)文化建设应突出行业特色
文化建设应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先进的检验检疫文化必须个性鲜亮,富有特色,能反映检验检疫工作的本质要求,从而提高工作质量。我们以媒介生物标本室、动物标本室、植物标本室等科普文化阵地建设为特色,打造检验检疫文化品牌,每个标本室还提炼一句话来概括,比如媒介标本室,提炼的就是“树强烈疫情观念,防有害生物传入,建应急预警机制,筑人民健康长城”。标本室的建设不仅展示我们把关成果,让参观的地方政府官员、企业代表更进一步认识到检验检疫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能促进检疫鉴定水平的提高,标本室陈列了近年来我局截获的有害生物、媒介生物,为日常检疫、鉴定工作提供实物标本参考,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全员参与
文化建设是全员的文化建设,员工是单位的主体,是单位活力的源泉,机关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全员,要使全体员工成为文化的积极推动者,自觉实践者,充分发挥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可以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如开展书画展、摄影展等,为职工业余生活爱好形成的作品成果提供一个表现平台,激发个人对工作生活的热情;通过开展集体体育项目比赛、大合唱比赛等方式,增强队伍的团队精神、奉献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开展“国庆”、“中秋”、“春节”等庆祝晚会等,让干部职工参与其中,昂扬干部职工斗志,振奋精神,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唱响和谐之歌。
(五)文化建设要规范成员的行为。无规则不成方圆,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全体成员,成员的文明程度是文化建设质量的最直观指标。结合检验检疫工作实际,规范成员文明行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实行典型引路,发挥模范作用,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引导干部职工形成敬岗爱业,忠于职守良好氛围。二是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干部职工行为,如我局制定了《新会检验检疫局文明用语和文明行为规范(试行)》等制度,对职工文明行为有了明确规定。三是通过文明创建活动,促进成员文明行为的全面提升。四是把干部职工文明行为与年终考核、评优评先挂钩,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
(六)文化建设要善于吸取其他优秀文化,不断完善壮大自己。检验检疫文化建设作为一种组织文化,有一定行业特色和优势,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取长补短,不断吸取外来优秀文化,完善自己是发展的需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的文化建设注重建立自我完善机制,不断丰富文化建设的内涵。在总局倡导的大质检文化建设中,我们加强与系统内外相关部门文化交流,学习他们文化建设的长处,消化吸收。比如我们加强与高校文化的交流,与中山大学、五邑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课题,并与五邑大学建立全面合作关系,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书》、《科研战略合作协议书》和《研究生工作站协议书》,进行全面的合作,建立信息共享、人才培养以及产学研协作机制,通过开展全方位合作,提高检验检疫执法把关能力和高校科研水平,促进了彼此文化与业务之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