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
一、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知识
问:什么是组织工作满意度?
答:组织工作满意度是经中央批准,从2008年起中央组织部委托国家统计局负责开展的、以选人用人公信度为核心内容的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目的是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和组工干部形象的真实意见、看法,找出影响干部群众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客观评价组织工作和组工干部形象,切实改进组织工作和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问:开展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开展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是中组部和全国组织系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结果,是衡量和检验一个地区组织工作发展、组织部自身建设和各级党委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和重要尺度,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晴雨表,是改进组织工作的有力杠杆。开展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对于推进党务公开、发展党内民主和提高组织工作群众参与度、促进组织工作改进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问:组织工作满意度的调查方式是什么?
答:调查一般采用的是多阶段、分层、随机等距抽样方法。多阶段是指样本在省、市、县、乡、村5级中抽取;分层是指样本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和乡村干部中抽取;随机等距抽样是指抽取样本单位和调查对象时采用计算随机起点、等距抽样方法。
问:如何确定组织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对象?
答:调查对象为中央、省、市、县、乡、村随机抽中的干部和群众。具体包括党政机关人员、事业单位人员、企业人员、村干部、离退休人员等五类人员。
问: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的内容是什么?
答: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组织工作和组工干部的综合测评以及对组织工作的分项调查。共包括四个部分:一是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包括调查对象年龄范围、民族类别、政治面貌、身份类别、代表资格、行政区划等方面);二是对组织工作和组工干部的综合评价,包括对干部选拔任用、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工作、组工干部、组织工作四项满意度测评指标,前两项指标的平均值为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测评结果,后两项指标的平均值为组织工作满意度的测评结果;三是对组织部门工作的分项调查(包括组织工作和组工干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党员和党组织发挥作用、干部监督管理工作、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人才工作、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老干部工作等方面);四是调查对象的书面意见和建议。
问:怎样计算组织工作满意度分值?
答: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计算满意度方法,即赋值加权计算法来计算满意度分值。计算满意度的公式是:满意度=“很满意”比例*100分+“满意”比例*80分+“基本满意”比例*60分+“不太满意”比例*30分+“不满意”比例*0分。回答不了解的不计算比例。
二、全区组织工作主要成绩和亮点
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至2011年底,采取联合公选、公开推荐、“两推两考两票决”、“两推一评”等竞争性方式选拔的干部占全年新提拔委任制干部总数的28%。
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选人用人公信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文件,推进干部工作的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换届工作平稳有序,实现了“零投诉、零上访、零违纪”的“三零目标”。2011年,新会区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组织工作满意度测评分值在江门市排名第二。
基层党建工作稳步推进。会同区纪检、农业、民政等部门,加强农村 “三资”( 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打造“阳光村务”,工作经验在江门市全面推广。实行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双公示”(先在发展对象工作单位公示,再在其户籍所在地公示)制度,不断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坚持一年一主题,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优化机关作风考核,全区机关作风持续好转。
搭建高层次人才科研平台,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突出。新会区现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基地)数量位居全市第一,所有科研工作站(基地)运作正常,并取得良好效益。“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提高博士后工作效益”项目被评为江门市组织工作十大创新项目之一,博士后工作站(基地)工作多次在全省博士后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调研信息工作连续9年被评为全市组织系统先进单位。根据江门市的量化评分办法,2002年-2010年,我区连续9年得分排名第一,连续9年被评为全市组织系统调研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远程教育网络覆盖广影响大。整合多部门资源,搭建全方位服务平台,我区是全省乃至全国第一个光纤网络覆盖所有行政村的县区。
编制工作全省领先。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取得突破,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2011年区编办被评为全省机构编制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