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党建】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提高机关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区直工委在区直机关开展了创建“三型”党组织优秀案例推选活动。现将部分优秀案例分期刊发,供学习借鉴。
区委区府办公室
建设服务型信访 诠释信访新理念
为配合党委政府转型升级,改变信访维稳工作的被动局面,区委区府办公室机关党委第七党支部通过转变服务理念、完善服务机制以及关注服务细节,打造“基础建设扎实、信访总量下降、社会矛盾缓解、群众服务优质、上访秩序井然、整体预防得力”的信访体系,积极创建服务型党组织,重塑服务型信访,充分发挥信访维稳部门作为政府与群众密切联系的纽带作用。
一、创新服务理念,树立为民服务“三观念”
一是树立“最高位置”的“群众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最高位置”。二是树立“永远和人民在一起”的“服务观”。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做到“胸中始终有大局,心里时刻有群众”。三是树立“让老百姓满意”的“政绩观”。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把信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反映问题当家务、把群众工作当家业”,带着责任和感情做好群众工作。
二、完善服务机制,走出群众工作新路向
通过落实责任追究机制,确保群众诉求首问首办,减少信访人来回奔跑;通过强化领导干部“四访”机制,灵活采取约访、下访、接访、巡访等形式,真心倾听群众心声,以领导干部下访为活动主线,变上访为下访,走近群众解民忧,始终把握维稳主动权;通过完善信息员机制,充分利用基础信息员贴近群众、深入群众的优势,主动入户了解社情民意,摸排不稳定因素,做到“有人查事、有人听事、有人理事、有人报事”。
三、关注服务细节,实现服务优质化
打造群众身边的信访服务,通过拓宽信访渠道,实现让群众的合理诉求解决在家门前;通过引入建议调整功能,发现问题,定期通报,敦促整改,促进职能部门提高重视,改进政府服务质量;通过依托三级综治信访维稳平台以及逐步完善的群体性事件应急机制,实现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共同防范,及时化解社会不稳定苗头。
随着服务型信访建设的逐步完善,我区信访总量呈现逐步下降的良好态势。今年以来,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共接到群众信访133件次,同比下降23.12%,来访67批228人次,同比批次下降45.97%。群众越级到市到省集体上访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群众满意度则始终保持在98%以上。
区委组织部
开展“组工论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自身建设是提高组工部门履职水平和实效的保证,是加强党建的重要措施。2013年,区委组织部在常规性学习的基础上,开展新会“组工论坛”,围绕传统与传承、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等6个主题,邀请多方专家学者、资深人士进行专题辅导。通过创新方式,紧扣主线,丰富内容,激发干部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一、创新学习方式,调动干部的积极性
采取“菜单选课”方式,先由各党员根据办公室提供的“课程菜单”进行“点菜”,然后办公室顺众要求确定学习个课程,这样课程设置更有针对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党员学习由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紧扣工作主线,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组工论坛”围绕中央、省、市、区四级政府的工作中心,紧扣当前全区组织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设置学习课程。如为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设了《如何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专题辅导讲座。邀请江门市社科联专职副主席马丹同志就如何“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作了专题辅导报告。又如,针对加强村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村区级换届做准备,设计举办如何做好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交流会。邀请有丰富农村基层工作经验的基层领导干部讲授,进一步加深组工干部对农村基层工作的认识,提高深入基层、联系基层的能力。
三、丰富学习内容,提升干部综合素质
针对组工干部的学习需求,以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论坛设置了四大主题课:一是开展老组织部长讲传统活动。邀请原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现区人大副主任兼区总工会主席李健驰对组工干部进行优良传统教育、传授从事组织工作的宝贵经验,进一步弘扬老组织人的优良传统。二是举办公文写作培训班。邀请区委区府办调研一室主任吴志斌,结合其多年来的公文写作经验,通过理论分析与文章举例讲解相结合,让组工干部在生动的讲课中学习写作技巧。三是举办心理调适讲座。邀请心理专家围绕干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心理调适策略等,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剖析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帮助组工干部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塑造阳光心态,学会快乐工作、健康生活,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四是举办艺术鉴赏讲座。通过讲座进一步缓解组工干部的心理压力,丰富干部的文化生活,提高干部的艺术修养,让音乐欣赏成为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中释放压力、陶冶情操的新途径。
区总工会
实施五大抓手 落实好四服务
区总工会机关党支部全面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以大竞赛、大关爱、大扩展、大关爱和大创新为五大抓手,落实好四服务,取得良好成效。
一、以大竞赛为抓手,服务经济大局
一是举办全区性职工技术竞赛运动会。技运会设25个赛区,70多个比赛项目,基本覆盖我区各行各业。二是创建多个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和职工创新工作室,通过开展交流经验,带动和促进创建工作,有效加强科技型劳模和技能型职工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继续大力开展“安康杯”安全生产竞赛,以竞赛为载体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减少企业安全事故发生,有效净化我区行业安全生产秩序,优化区域投资环境。
二、以大扩展和大讲堂为抓手,服务基层
通过加大组建基层工会组织力度,完善组织章程和活动机制,切实优化为职工服务的形式和手段。通过开展大培训,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邀请省总干部专家授课、现场参观、座谈、专家讲堂等多种形式,有效提升我区广大基层工会干部的业务能力、思想素质。通过结合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切实提高基层工会组织为职工服务质量、能力与水平。
三、以大关爱为抓手,服务广大职工
一是开通维权热线电话,成立法律服务律师团,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先后为农民工、困难职工代理了援助案件27宗,涉及员工200多人,追回经济补偿和工伤补偿170万多元。二是组建调解室,建立义务劳动争议调解队伍,及时依法调处各类劳资纠纷提供服务,受理劳动争议案件65宗,涉及职工2093人,涉及金额430多万元。推进基层劳资矛盾化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是开展欠薪排查。在“元旦”、“春节”前夕开展对职工尤其是农民工工资支付排查,有效防止恶意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四是打造平台式窗口服务,公示政务程序,简化办事流程,方便群众办事。帮扶内容涵盖重大疾病帮扶、经济帮扶、就业帮扶、计生帮扶等形成多方面,建立起多维度的帮扶工作覆盖面。
四、以大创新为抓手,服务广大群众
一是全面铺开展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创建工作。各镇筹备成立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协会,并将各镇困难帮扶站升格为帮扶中心,充实各镇帮扶中心的人员队伍、逐步优化服务手段,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改善办公设施,提高帮扶中心的服务质量与效能。
二是开展各类群众性主题活动。结合“南粤幸福周”活动方案,在全区举办“贺国庆—幸福新会、美丽家园”绿道行活动,带动广大群众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健康身心,绿色出行;组织退休职工服务管理协会组织属下11个曲艺团队到全区11镇(区)进行巡回文艺演出,有效丰富了乡镇广大群众文化生活。与工委、体育局合办区直机关职工羽毛球团体赛,进一步倡导和谐健康文明的机关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