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中,新会分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扣群众关切,聚焦“四风”陋习,把问题整改落实到制度建设上,推动践行群众路线工作制度化、长效化、常态化。
一、注重上下联动,着力耕好制度建设“责任田”。一是对准关键任务。以解决“四风”问题为总目标,以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将反对“四风”陋习、党务政务公开、民生问题、“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作为制度建设的关键,把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党建制度、考核制度列为本阶段工作重点,盯紧抓牢不放松。二是认准关键人。以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为制度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统筹推进制度建设;各主管领导带头推动,督促工作落实;13个责任股室立足职能,认真做好制度废、改、立工作;并明确各项制度的责任人、完成时间,确保工作有序推进。三是抓准关键点。对照年度工作重点,结合法律法规修订、国家政策更新、工商部门职能调整、商事登记制度和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等多重因素,加强对已有制度的梳理,注意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继续落实行之有效、群众认可的制度;抓紧修订完善不适应形势要求的制度;及时废除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规定或政策要求的制度。截止目前,已基本完成制度梳理工作,计划废除、修订、建立健全的制度分别有6项、7项和8项。
二、紧扣群众关切,着力破解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分局对照在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中的查找问题及干部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坚持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从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切实回应干部群众的期盼。一是针对群众反映到相关部门写“住改商”证明“事难办”的问题,积极向区委区政府反应情况,制定和印发《新会区企业经营性营房证明的工作指引》,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对策,同时,加强宣传《物权法》和“住改商”政策,向申请人普及不能擅自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规定,使办事群众懂法、守法。二是针对西隅路商铺的手机质量投诉居高不下的问题,完善《12315投诉举报中心工作制度》,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并将南隅路和西隅路列为重点监管对象,严格落实网格化监管工作制度和行政处罚案件核审暂行办法,严查无证经营和销售假冒伪劣手机违法行为,净化手机市场环境。三是针对联系干部群众不紧密的问题,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服务基层群众制度,通过基层调研、定期走访、节日慰问、网络互动方式,密切与基层联系单位领导班子与广大干部职工、监管服务对象的联系,形成领导干部联系基层、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及时准确掌握基层的第一手情况。
三、聚焦作风转变,着力整治“四风”突出问题。分局紧扣为民务实清廉的主要内容,紧扣解决“四风”突出问题,分析原因,找准症结,以制度机制建设转变队伍作风。一是针对“官本位”思想滋生的问题,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建立健全新会分局党组集体议事规则,严格执行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从制度操作上遏制“一言堂”滋生繁衍,提高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二是针对抓工作重形式的问题,建立健全精简会议活动和文件简报工作规定,以加强会议管理,做好年度会议计划,重大会议提前申报,最大程度精简会议数量,压缩会议规模,同时,严格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精简文件、会议的意见》规定和《中央八项规定》,坚持从简办文,严格审核发文。三是针对纪律作风散漫,工作欠缺动力的问题,建立健全反对“四风”长效监督机制,加强日常监督,明查暗访,重点整治纪律涣散、擅离职守、出勤不出工等纪律作风问题。四是针对廉政风险防范意识亟需加强的问题,修订车辆管理规定、票据管理制度,在思想上筑牢党风廉政建设防线和思想道德防线,树立起自觉抵制、拒腐防变的廉政观念。
四、突出督查考核,着力预防制度落实“中间梗阻”。一是拓宽干部群众监督渠道。坚持民主集中制,切实尊重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加强制度公开和宣传,增加制度建设的透明度,对涉及干部群众利益的制度坚持走民主程序,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发挥以制度建设推动问题整改的最佳效果。二是加大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力度。通过集中检查、暗访抽查、专项检查、年度考查、信访受理等方式,及时发现制度执行中的问题,督促整改落实,使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三是严格制度执行情况考核工作。结合督查情况,依法严肃查处违反制度规定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顶风违纪的,从严处理,以防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切实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巩固作风建设成果,推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