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新会区消委会共受理消费者来访、来电投诉151件,已解决144件,办结率达9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70808.40 元。
一、投诉基本情况
(一)按性质划分
1.质量问题103件,占投诉总量的68%。
2.售后服务问题23件,占投诉总量的15%。
3.价格问题17件,占投诉总量的11%。
4.其他问题8件,占投诉总量的5%。
(二)按类别划分
1.家用电子电器类64件,占投诉总量的42%。
2.生活、社会服务类24件,占投诉总量的16%。
3.互联网服务类18件,占投诉总量的12%。
4.电信服务类10件,占投诉总量的7%。
5.食品类8件,占投诉总量的5%。
6.其他类27件,占投诉总量的18%。
二、投诉重点
投诉量前五名依次是:家用电子电器类64件、生活、社会服务类24件、互联网服务类18件、电信服务类10件及食品类9件。
三、投诉分析
家用电子电器类产品主要是移动电话投诉有66件,占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的80%,依然是投诉重点;生活、社会服务类以洗涤服务投诉为主。
(一)手机类投诉高居不下。手机是上半年投诉的重点,手机更新换代之快,功能强大,已经成为了市民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部分商家唯利是图,不时以次充好、夸大宣传,甚至假冒伪劣,商家利用消费者贪小便宜的心理,以各种“打折”“跳楼价”等低价宣传其所谓的“高端手机”,消费者往往容易被商家的花言巧语所诱导,购买后才知道原来是翻新机、山寨机。但由于部分消费者没有向商家索取发票、收据等交易凭证或者消费凭证上手机的版本、型号等具体信息也没有一一注明,导致双方各执一词,取证难,维权难度增大。
(二)食品类和生活、社会服务类投诉明显增加。上半年生活、社会服务类和食品类投诉有上升情况,共收到22宗。生活、社会服务类投诉主要集中在洗涤服务,表现还是老生常谈的收费不合理和合同纠纷。收费不合理一般是因为消费者对套餐细项没有清晰了解,到自己结账的时候才发现个别服务项目价格高,造成双方矛盾;合同问题由于消费者在委托洗衣店洗涤衣服的时候,由于消费者未仔细了解洗涤的相关条款,就随意委托洗涤,当出现索偿问题的时候,导致纠纷。相关投诉经调解,我会向消费者解释相关洗涤行业的处理细则,并提醒提供服务的商家在客人委托洗涤的时候,要详细向消费者告知相关的细则,避免纠纷。而食品类投诉则集中在保健品,各种夸大、虚假的宣传,导致年老体弱的老人家容易被商家的花言巧语所诱导买上一些价值不菲的“仙药”,但大部分保健品只标明食字号,只是食品而不是药,能调理生理功能,但是对治疗疾病效果不大,老人家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没有商家说得那么“神”,从而浪费金钱,而商家的虚假宣传通常都是以现场推销的形式进行的,一般较难取证,维权难度大。
(三) 互联网服务类投诉成新投诉热点。互联网投诉主要以网速太慢、网络中断、不能上网、维修迟缓等问题为主。天气炎热,而且遇上一些假期,许多市民选择安坐家中上网娱乐,因为温度高、运行时间长的原因,容易出现故障,而当市民通知要求维修时,维修人员因为处理故障较多,不能及时帮市民维修,从而造成市民的不满,还有一些市民是因为自身对电脑的方面知识不了解,而导致不能上网,维修人员到场检修的时候,发现问题不是网络,而是电脑系统崩溃,硬件损坏等原因。相关投诉在我会的耐心调解下,市民都表示理解,工作人员也相继帮市民维修、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