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坛要闻回放】
区领导主要政务活动
(5月-7月)
5月
3日,区领导李惠文出席圭峰会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会议,对圭峰会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5日,广东省深化农村改革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市、区领导魏志平代表新会区在会上发言。
5日,区领导黄锐楼出席区农林局、区农学会举办的“现代种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培训讲座。
9日,区领导文彦、梁远球及相关部门人员在新会分会场收看收听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
10日,省人大常委会宣讲组到市开展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决定》精神宣讲活动。市、区领导魏志平、梁明建、邹达明、谢惠雯、李炳鸿等在新会分会场收听收看宣讲会。
11日,林社攸等区四套班子部分领导到江门市群众艺术馆展览厅参观江门市国家安全教育展,学习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有关知识。
12日,文彦、黄淑质、李惠文、邹达明、李炳鸿等区四套班子领导及各级、各部门有关工作人员参加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
12日,“飓风·春雷”第三次行动在新会片区打响,区领导施国亨等有关负责人亲临现场督导检查。
12日,区领导黄淑质、李惠文等出席第二人民医院新功能楼启用仪式,并参观了解新楼的使用情况。
13日,区领导施国亨,新会消防大队,相关部门负责人、镇(街、区)镇长(主任)、各镇(街)派出所所长及全区油站油库、化工企业负责人等参加区“5.12”事故现场会。
13日,区领导程学斌等参加区第26次全国助残日系列助残活动启动仪式暨“爱心助残集市”活动。
18日,市、区领导吴晓谋、容福华、文彦、黄锐楼等陪同由国家水利部总工程师汪洪任组长的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检查组一行11人,到东方红水库、亚太森博(广东)纸业有限公司、双水发电厂有限公司检查。区领导文彦、黄锐楼向检查组汇报2015年度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
19日,区领导文彦在市换届风气专项巡查情况汇报会上,汇报区加强换届风气监督工作的措施和下一步计划。
19日,区领导黄淑质到北京出席《一门三院士共筑中国梦》展览开幕式并出席梁启超家风传承座谈会,并在出席展览活动期间,拜访在京的新会乡亲薛社普、李椿萱两位院士。
20日,区领导黄淑质出席在天津梁启超纪念馆开幕的“一生家国梦 几代赤子心”梁启超家风展。
20日,区领导梁明建出席区党内关爱宣讲报告会。
22日,区领导黄淑质等参加落户新会区皮肤医院的中国麻风防治协会麻风康复器具生产培训基地揭牌仪式。
25日,区领导文彦、邹强、梁明建以及区换届风气专项巡查组、区委调研组,分别到司前镇、大泽镇进行专项调研,并与司前镇、大泽镇党政班子成员召开座谈会。
26日,区领导文彦主持召开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邹强、黄淑质、梁明建、梁远球、黄伟民等区有关领导,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各镇(街、区)党(工)委书记和部分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27日,区领导文彦、黄锐楼及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新会分会场参加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暨粤东西北地区新一轮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27日,区领导邹强、张莲友、谢惠雯、陈社胜,以及全区各部门单位700多人观看区“廉洁火炬杯”党规党纪知识竞赛决赛。
29日,市、区领导吴晓谋、黄锐楼一行到睦洲检查水上渡船客运安全状况。
31日,刘建民、邹强、黄淑质、梁明建、张晓潭等区四套班子成员,各镇(街、区)、区有关单位的副科级以上干部共700多人参加区“两学一做”专题报告会。会议由区领导黄淑质主持。
31日,区领导梁明建出席区第四届职工技术竞赛运动会开幕式。
31日,区领导李惠文出席圭峰会城第一届庆“六一”幼儿创意绘画比赛颁奖活动。
6月
1日,文彦、邹达明、程学斌、谢惠雯、张斌、周传艳、陈社胜、李炳鸿、邓佩兰等区四套班子领导及区教育局、区妇联、区关工委等相关部门人员,分别到三江镇幼儿园、实验小学、圭峰小学、尚雅学校、体育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实验幼儿园、机关幼儿园和儿童福利院进行“六一”慰问。
1日,市社工委对区的“养老助残”公益创投和“邑家园”建设开展调研,区领导李广义、聂加伟参加调研。
1日,区领导黄锐楼、供应商代表、(京东)合作代表、南方农村报、农业银行、区农林局、供销社等部门为新会区电商公共服务站大鳌站揭牌,宣布正式开业。
2日,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十五次会议,审议人事任免有关事项,决定任命张斌、周传艳同志为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5日,区领导谢惠雯率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巡查部分高考考生住宿点,详细了解餐厅、厨房以及客房的卫生环境,探望入住考生。
6日,区领导刘建民、黄淑质、谢惠雯等出席在大泽镇举行的省第一届传统龙舟“新会税收杯”争霸赛,并为获奖队伍颁奖。
6日,区领导谢惠雯到高考考点进行检查。
8日,区领导文彦率队调研江门大道五邑路立交至三江段工程的进展情况。
8日,区领导文彦及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省林业厅在区召开的广东新会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专家评审会。
9日,区领导梁明建及有关部门负责人接待回乡进行拜访的新加坡冈州会馆拜访团。
11日,区领导梁明建、邹达明、李炳鸿等出席中国民主促进会江门市新会区第八次会员大会闭幕式。
12日,区领导梁明建、张莲友、黄月嫦、林炳焕等出席中国致公党江门市新会区总支部第三次党员大会。
14日,省农业厅副厅长程萍,市、区领导容福华、黄锐楼出席区首届农作物新品种展示会,并为位于三江镇的天之源农业科技园的多个合作项目揭牌。同日,黄锐楼陪同程萍到新会区电商公共服务站大鳌站调研农村电商工作开展情况。
15日,区领导文彦到新会经济开发区,为党员干部讲授“两学一做”专题党课。
15日,区领导梁远球出席中国民主建国会新会区第八次会员大会。
16日,区领导谢惠雯参加在新会一中举行的广东省张耀荣教师工作室揭牌仪式。
16日,区领导谢惠雯参加新会高级技工学校“2016年技能文化艺术节”总结表彰大会。
17日,文彦、林社攸等区四套班子领导,有关单位、各镇(街、区)等有关领导以及区委区府、区人大、区政协办的干部职工参加区2016年慈善公益活动动员会。区领导文彦作动员讲话。
17日,区领导梁远球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全区交通运输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主题为交通运输局及直属各单位党员干部等100多人作专题辅导讲话。
17日,区领导谢惠雯带队前往圭峰会城、三江镇,开展预防学生溺水督查工作。
20日,区领导梁明建出席民革新会区委员会第四次党员大会。
20日,区领导谢惠雯率队到考场巡视中考工作。
21日,区领导文彦,黄锐楼、张斌、周传艳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到睦洲、大鳌调研美丽乡村和农村电商公共服务站项目建设情况。
22日,区领导梁明建出席农工民主党新会区委员会第五次党员大会。
24日,区领导文彦带领区委区府办和双水镇有关负责人到双水圩和上凌村慰问林文佐、谭北庆两名老党员。
24日,区领导文彦陪同市领导邓伟根和市府办第一党支部党员到大泽五和二社旧址等党员教育基地学习。
24日,区领导黄伟民、叶剑敏、张斌、李炳鸿等观看在区人民检察院举办的区“两学一做”专题演讲比赛决赛。
27日,文彦、刘建民、李广义等区四套班子领导,区两院领导,区及驻区单位主要负责人,各镇(街、区)党(工)委书记、组织委员等在新会分会场收看收听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
27日,区领导黄锐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新会分会场收听收看全省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28日,区领导邹强带队慰问结对联系的大泽镇莲塘村低保户伍健庭。
28日,区领导梁明建出席“法企直通车”系列行动之法制宣传进商会活动。
29日,文彦、刘建民、黄淑质、梁明建、梁远球、李惠文等区四套班子领导出席观看区在人民会堂举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文艺晚会。
29日,区领导刘建民、张莲友、叶剑敏、邹达明、聂加伟、谢惠雯出席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六次会议。
29日,区领导黄淑质到双水镇探访党员苏来盛、谭北稂。区领导梁明建到司前镇探访汤群端和李仰两位老党员。
29日,区领导李惠文参加圭峰旅游文化丛书《儒韵圭峰》首发及赠阅仪式。
29日,区领导黄月嫦出席区2016年打假工作暨卷烟整治会议。
30日,文彦、刘建民、李广义等区四套班子领导出席区2016年慈善公益专项活动。
30日,区领导文彦约请市、区人大代表座谈,就区中职教育发展听取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
7月
1日,区领导文彦、梁远球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新会分会场参加全省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1日,区领导黄淑质为区委宣传部党员干部作题为“明责任、强素质、勇担当,宣传干部要争当‘两学一做’先锋”的专题党课。
1日,区领导梁远球到沙堆镇看望老党员林柏盛、曾年胜。
2日,区组织开展“送关心,暖人心,聚党心”七一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区领导黄淑质、梁明建、黄伟民、张晓潭到北门社区邑家园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参加慈善义诊志愿服务并在长者饭堂为社区老人派餐。区领导刘建民、张莲友、叶剑敏、邹达明、聂加伟等到中心社区,上门探望老党员、困难党员。区领导梁远球、黄锐楼、谢惠雯、施国亨、张斌、周传艳等到城东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与老党员交谈。区领导林社攸率领区政协班子领导到南宁社区星光园敬老院与老党员座谈。
3日,区领导谢惠雯参加在新会华侨中学举行的2016新会----马来西亚华裔青年夏令营开营典礼。
4日,区领导黄锐楼陪同国家非遗专家工委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中心主任柳长华到区调研。
5日,区领导张斌、周传艳到司前、罗坑镇调研,了解两镇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6日,区领导文彦主持召开区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江门市委书记林应武同志调研新会区重要讲话精神。区党政班子成员,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主要领导,区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镇(街、区)党(工)委书记参加会议。
6日,区领导梁明建出席在新会华侨中学举行的新会----马来西亚华裔青年夏令营闭营典礼。
7日,市、区领导容福华、黄锐楼陪同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农业泰斗袁隆平及其育种专家团队到位于区三江镇的“天之源种业示范种植基地”考察。
8日,文彦、林社攸、刘建民等区四套班子成员、各镇(街、区)及区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在新会分会场收看收听市以“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为主题召开的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报告会。
8日,区领导文彦主持召开区委中心组“学系列讲话”专题学习座谈会。林社攸、刘建民、邹强、黄淑质、梁远球、叶剑敏、黄锐楼等部分区四套班子成员分别围绕“学系列讲话”这一主题,结合工作实际,畅谈各自的学习体会。
8日,区领导梁明建、邹达明、林炳焕等出席区老干部大学在新会人民会堂举行的“活力葵乡乐晚晴”文艺汇演。
8日,区领导李惠文在圭峰管委会讲授“两学一做”专题党课。
9日,区领导黄锐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学校师生等参加区气象局在新会青少年宫举办的气象科普展览开幕式。
12日,区领导谢惠雯等出席在新会高级技工学校举行的省技工院校“校园之星”颁奖暨夏令营开营仪式。
13日,区领导梁远球,区安委会成员单位、各镇(街、区)相关负责人以及安全监管机构负责人等在新会分会场收看收听省、市两级政府连续召开的第三季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随即召开区第三季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13日,区领导黄月嫦带队将新出炉的广东省著名商标证书,送到江门市浩盈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14日,区领导邹强、李惠文带领区纪委、圭峰会城党工委、圭峰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在圭峰荔枝山公园植树造林,合力建设“清风林”主题园区。
14日,区领导李惠文率队到礼乐、睦洲等地观摩学习“邑门式”和“邑家园”的做法和经验,并部署全面推进圭峰会城“邑家园”建设。
17日,区领导黄淑质、黄锐楼、施国亨、李炳鸿以及罗坑镇、江门地区旅行社负责人代表、各界市民及游客共1000多人参加2016第二届罗坑芒果节暨乡村旅游推介会开幕式。
19日,区领导梁远球带领区安监、质监等部门人员到大泽镇进行安全生产突击检查。
20日,省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课巡回宣讲团到市开展党课宣讲,魏志平、文彦、刘建民等区四套领导班子成员,区法院、检察院主要负责人及其他副处级以上干部,区及上级驻区有关单位以及各镇(街、区)主要负责人等在区两个分会场收看收听党课。
20日,区领导程学斌出席区在司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召开的全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工作交流会。
21日,区领导黄淑质到北门体育场,现场检查督导举重和田径两个项目集训备战市八运会的有关工作。
25日,区领导施国亨、李炳鸿率队到江门市消防分局慰问。
26日,区领导黄淑质陪同省第五批古村落普查认定工作专家考察组到古井镇霞路村进行实地考察。
27日,区领导文彦、梁远球、叶剑敏、黄月嫦、陈社胜率慰问团到新会边防检查站慰问。
27日,区领导梁明建等出席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推进会。
28日,区领导魏志平、梁远球、黄伟民、李惠文、施国亨以及相关部门和部分镇(街)主要负责人,调研区交通大会战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现场了解项目进度,征地征收等情况,并为项目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可行性建议,督办项目按期完成。
28日,区领导文彦、张斌、区安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人,以及各镇街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在新会分会场收听收看全省安全生产和城市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29日,魏志平、文彦、刘建民、李广义等区四套班子成员和区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各镇(街、区)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参加2016年区委工作会议。会议由区领导梁远球主持,市、区领导魏志平作重要讲话。
29日,市、区领导魏志平、文彦等区委委员和区委候补委员出席区委十二届七次全会。
29日,区领导张晓潭、张斌及征兵工作成员单位、各镇(街)分管领导、全体专武干部等参加全区征兵会议。
30日,区领导黄锐楼以及江门、新会农林、旅游等部门负责人,陈皮行业代表,果农厂商等数百人参加在新会陈皮村举行的“2016首届新会青柑·柑普茶交易会”开幕式。
31日,市、区领导魏志平、黄锐楼到区三防指挥部检查指导台风“妮妲”防御工作,并通过三防视频会商系统了解全区各地(单位)值班值守和防御措施落实情况。
【资政参考】
番禺学宫明清历史溯源及其庙学合一特点
导语:新会被誉为南粤历史文化名城,有着近1800年的历史,老一辈的新会人都知道,以新会学宫为中心、公园路一带的核心区域内,是古代县衙、参将署、学宫等重要的机构的所在地,是新会传统的政治、历史和文化中心。2015年12月10日,新会启动“学宫文心”项目,以15年为期,通过“学宫千载”、“文心三脉”和“蓬江新汇”三个板块,高起点打造“学宫文心”,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城市文化具象,还原新会一千多年一脉相承的历史。今天,先让大家探寻一下“岭南第一学府”——番禺学宫的历史溯源。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学派长期发挥着“以文治拱卫天下”的功能,这固然是由于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但儒家学派如此巩固地被社会各阶层所接收,是与其遍布全国各地的孔庙作用分不开的。中国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开始了帝王祭孔的先例,确立春秋两祭的祭祀制度,推行了祭祀孔子的活动。东汉永兴元年(公元153年),汉桓帝下令修孔庙,这是中国设立孔庙的开端。
唐太宗李世民对孔庙的设立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唐太宗诏改孔子为先圣,继而确立了延续1700多年的崇儒正统思想。贞观四年(公元630年)“诏令州县皆作孔子庙”。从此各州县大多靠近学府而设立孔庙,庙学合一之格局由此形成。
作为儒家学派物质表征的孔庙,因其“庙学合一”的独特形态,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文物珍藏,考究的建筑结构,从而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象征。现今位于广州中山四路的番禺学宫,是广州至今唯一保留完整的孔庙建筑,始建于明代的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由知县吴忠、训导李昕在现址所创建。当时,番禺学宫与德庆学宫、揭阳学宫同为广东三大学宫。而番禺学宫的规模最大,故此称为“岭南第一学府”。
1、番禺学宫明清历史溯源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随着政治环境和经济的稳步发展,儒家思想作为教化民众和维护统治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得到重视,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明太祖下诏中书省“:朕惟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京师虽有太学,而天下学校未兴。宜令郡县皆立学校,延师儒,授生徒,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
于此,新上任的番禺知县吴忠、训导李昕在广州东城外修建学宫,《番禺县志》记载为“洪武三年,知县吴忠、训导李昕度地于东城外建焉。十三年展东城,学宫遂在城内,即今学焉。”
洪武十三年(1380年)驻守广州的永嘉侯下令扩建广州城,辟越秀山麓扩建城墙800余丈,由此番禺学宫被含括在广州城中。此后,由于学宫本身是木构建筑,易受风雨和蛀虫破坏,加上出于不断完善其规制的需要,番禺学宫多次扩建和重修。据史料不完全的记载,明代对番禺学宫进行过大小不同十多次的整修,在现存的《番禺县志》上有比较详细的资料记载。
明末清初,广州连年战乱,学宫曾遭毁坏。后来清朝统治者接受了儒家文化,各地学宫的修建又提上日程。于是番禺学宫深受地方官绅重视,其中建设经费也有一部分来自官员的俸禄,起着一定的表率和倡导作用。但是经过战乱,经济萧条,地方经费缺乏,学宫经费没有纳入地方财政支出体系,学宫的建设者不得不为筹备修缮经费大费张罗。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清政府正式宣布开海贸易,并设立粤海关,广州的对外贸易逐步得到发展。到了乾隆二十二年,乾隆下诏关闭浙江宁波、福建漳州、江苏云台山三地口岸,只保留广州一地口岸对外通商,广州的进出口贸易大增,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商业资本活跃,海外贸易发达,造就了一批具有经济实力的商人。他们成为学宫建设的重要出资人,并且有些通过捐输获取官衔而跻身士绅阶层,番禺学宫的建设也进入鼎盛时期。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是清代对番禺学宫重修规模最大的一次,历时十年。而主修者车腾芳有过详细的记载:“先诸大成殿,平其基而新之,……前为肃容门,又前为泮池,视旧加广,……周侯始之,而彭侯张侯继之,后先凡逾十年。”
2、番禺学宫建筑结构概况
辛亥革命后,广东军阀政权更替,但春秋祭孔活动照旧进行,因而番禺学宫面貌得以基本保持。1926年5月至9月,毛泽东在学宫举办了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新中国成立后番禺学宫开辟为纪念馆。现存的番禺学宫规模仍较大,坐北朝南,主要保存了中、东两路建筑,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现在的格局平基重建于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中路建筑沿着石砌甬道,由南至北依次为棂星门、泮池拱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及东西庑廊。泮池后两侧设肃容门,大成门两侧为更衣所,大成殿前两侧为东西两庑,崇圣殿前有东西两廊。主体建筑大成殿规模较大,以前是祭祀孔子的主庙,面阔五间24.72米,进深14.22米,高12.62米。大成殿具有单檐歇山顶,黄琉璃瓦,抬梁式木结构,斗拱飞檐。虽然历经沧桑,却风采依旧,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明清古建筑佳品。东路建筑尚存头门和八桂儒林门、明伦堂、光霁堂和石板道路。光霁堂后墙上嵌有《番禺府新生印金章程碑记》等6方碑刻。墙上青砖刻有“番禺学宫”合墙字样。存下马碑一方,上写“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现立于明伦堂前)。碑文以强制性口吻要求来者无论官位多高,必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缓步而入。这突显了孔子的尊严至高无上,朝拜者的谦恭肃穆。
3、番禺学宫庙学合一特征
作为一座“庙学合一”的建筑,番禺学宫首先表现出“庙”的祭祀作用。番禺学宫现存的棂星门代表着天田星,历代皇帝祭天,必先祭祀棂星。由此可见,在孔庙设棂星门就是表示祭孔如尊天。而位于番禺学宫中轴线的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正殿,整个番禺学宫的中心建筑,其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明清时代,大成殿祭祀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配祀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与十二哲的神位。殿上琉璃脊饰石湾文如壁“二龙戏珠”陶塑,灰塑有福寿、花鸟纹样和“光绪戊申”(公元1908年)等字样。檐下为单翘双下昂7踩斗拱,额坊彩绘云龙图样。
古代的孔庙除了祭祀孔子以外,最大的作用就是开设学堂,作为宣传儒家思想的中心。从西汉统治者独尊儒术开始,儒学通过统治者的推崇和学校教育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无论是孔庙的建筑、装饰,还是安排的课程、活动,在动静之间都能感受到的儒家思想的独尊。番禺学宫在棂星门后面还穿过呈半圆形的泮池。明清两代,州县考试,新生须在入学宫祭祀孔子前,环绕泮池一周。因此 , 入学又称为“入泮”。泮池之后,即大成门,意喻孔子达到了集古代圣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而番禺学宫的东西庑廊,又分别陈列着地方名宦和乡贤的业绩和功德。这些陈列均体现出“庙学合一”对学生的榜样教育作用。而明伦堂是番禺学宫讲课所在,意喻教化育人,明白事理“。庙学合一”的定制使孔庙逐渐成为封建王朝推崇儒学的重要政治场所,以及被社会各阶层所信奉吸收儒家文化的学校。尊经读经即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而最终完成了庙学共存。正所谓“设‘庙’以推行儒家的教化,设‘学’以完成建庙的教化的任务”。
孔庙的修建也跨越了国界,甚至在15、16世纪中西方文化碰撞、交流之时,儒学思想在东方各国大规模传播的同时,也由一批传教士带到了西方。在世界各地现存的孔庙有韩国首尔成民均馆、越南河内文庙、日本东京汤岛圣堂和长崎孔子庙、德国科隆孔庙等等。
经过岁月沧桑,大量的孔庙在历史的兴废中历经兴衰,而能够在时间的长河中遗存下来的实属难得。番禺学宫作为岭南地区一座重要儒家建筑,对研究岭南传统儒家文化,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作者:陈咏仪)
【品牌存鉴】
新会之最(之九)
全省最大的镇级罗氏沼虾养殖基地
罗氏沼虾,又名淡水长臂大虾,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虾。此虾原产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一些热带、亚热带国家。1991年,新会市沙堆镇在中兴村试养12万尾罗氏沼虾苗,当年亩产量173公斤,利润3771元。此后,沙堆镇加快罗氏沼虾养殖推广工作,各村设立试点,干部和党员联户带头养殖。罗氏沼虾养殖业发展起来后,重点抓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1993年以来,先后由集体兴办虾苗孵化场2个,冷冻库1座,鱼虾颗粒饲料厂1家,个体兴办虾苗孵化场8个,鱼虾饲料销售店20多家,满足了虾农生产需要。镇里每年均召开养殖户技术交流会,组织技术员到各村举办短期技术培训班,聘请比利时和省、市有关专家传授技术,使罗氏沼虾亩产量提高到562公斤。此外,还在23户虾农中尝试大棚防寒越冬和反季节放养,并获得成功。
沙堆镇罗氏沼虾养殖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区域性支柱产业。1998年,全镇罗氏沼虾养殖面积933公顷,产值1.2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成为全省最大的镇级罗氏沼虾养殖基地。
全省第一家二级甲等的县(市)级医院
1993年3月,新会市人民医院通过了由广东省卫生厅组织的全省医院分级管理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获得“全省医院分级管理二级甲等医院”的称号。这是全省第一家获此殊荣的县(市)级医院。
新会市人民医院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圭峰山麓,拥有大批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和雄厚的医护技术力量,是中山医科大学和广东医学院的教学基地,曾多次被评为省文明医院,1992年初又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该院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分级管理施行草案》和省卫生厅关于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的要求,以实现“二级甲等医院”为目标,实施科学管理。首先在建立和健全医疗质量保证系统上下功夫,成立了医疗、护理质量、药事、院内感染控制、病案和医疗事故差错共6个质量管理委员会,各科室也相应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实现了院、科二级质量监控。在此基础上,各个委员会又制订具体的管理目标和规章制度,将标准化管理渗透到医疗工作的全过程,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1992年,该院完成门诊量57.8万人次,出院人员9041人次,住院手术2277例,抢救危重病人1336例,抢救成功率达86.6%。
全省拆解量最大的拆船钢铁公司
双水拆船钢铁公司是新会市双水镇一家镇办企业。1998年,公司的废旧船拆解总量占全国拆解总量的七分之一强,是全国拆船行业拆解产量最高、拆解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被中国拆船总公司称为“中国拆船行业的一面旗帜”。
双水拆船钢铁公司在全国集装箱行业也享有盛誉。1998年,双水拆船钢铁公司属下的亿利集装箱配件厂有限公司的产量,占了全国总产量的40%,成为全国集装箱箱角件产量最大、质量优良、品种齐全的生产厂家,先后获法国、美国、英国、德国、韩国等国家级船厂生产认证,并通过了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1998年,公司共拆解废钢船11.9万轻吨,生产集装箱角铸钢件17.5万套,实现工业总产值2.37亿元,销售总额2.14亿元,分别比1997年增长63.48%和34.95%,上缴税利2359.5万元。1999年第一季度,共实现工业产值9000多万元,销售收入9000多万元,并签订购入两艘共7.8万轻吨大油轮的合同,其中一艘4.1万轻吨,是全国拆船行业拆解的第二大油轮,同时也是广东拆解的最大油轮。
【地情览趣】
新会旧话(之六)
新会古驿道
古时的驿道,也称官道,是古代经由驿站传送公文的交通路线,多设于通衢大道。驿道上每隔三十里设置驿站,十里设置一驿铺,驿驿相接,网络纵横,以京师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再以地方首府为重点,逐级扩展,星罗棋布,形成网络。驿道沟通了中央与地方及地方之间的联系,使政令通达,军报快捷,民情流畅。
新会,古称冈州,广东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长期作为四邑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因此,古时的新会,也有着四通八达,向四方辐射的驿道。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年)版的《新会县志·卷四终》记:“县东总铺起十八里至木朗又十三里至圆冈铺又十二里至陆村铺又十二里至棠下铺又十二里至金竹铺又十里至瓦窑铺又十三里至古蠶铺又十五里至坡亭铺又二十四里至南海沙坑铺;县西总铺起十里至潮现又十二里至莲塘又十四里至桥亭又十里至草坪又十里至草蓢又十里至开平水口铺又十五里至梅冲铺又三十里至新宁李凹铺。”
照上所记,在明朝之前,开平、新宁、鹤山等地都归属新会县,县志记载的很多地名,与现今的一些地名是相同的,基本可以确定,新会古驿道为东西走向,设有东、西两个总铺。在《新会县志》中,还有一张旧时新会县地图,上面清晰标出新会古驿道的各个节点,连成线后,就是古驿道的大致走向图。把旧地图与如今的新会区地图两相对比,东总铺驿道的很多地方已经不属于新会区境。但西总铺延伸的驿道,可以确定所经地方正是如今的大泽镇和司前镇辖区。根据《新会县志》中的县境全图显示,驿道西线起始西总铺,经过沙堤、莲塘、小泽、桥亭、张村、沙冲等地,一直延伸至开平县界。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新会也迎来了飞速发展,路网更改,房屋改造,原本的河流已经改道,原本的桥梁已经变成了宽阔的马路,很多古驿道、古铺的遗址已经消失在时间的洪流里。莲塘铺、桥亭铺已经不复存在,无迹可寻;古美成桥因公路扩建而被拆除了,如今的美成桥是一座双向4车道的水泥桥;潮透桥因为乡道改建,被拆除了,改建成潮透水闸;司前九源寺、龙山寺、慧龙寺等驿道沿途古建筑因为战乱等原因,也遭毁坏。
可喜的是,历史还是留下了一些印迹:位于大泽镇小泽村马山脚下的响水桥虽已不再使用,但仍静立于此,桥下溪水潺潺;司前镇白庙村井水庙及庙前水井、天等天后宫等古建筑皆被列为新会区不可移动文物;瓦岗村内还保存了天等桥遗址,还有一段长约40米,宽约1.5米由三块石板拼接而成的“三板路”,保存得甚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