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欢迎光临bet365中文官方网站
 
  公开办文件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公开链接专栏 >> 政府部门 >> 档案局 >> 其它公开
资政专刊(第23期)
发布时间:2016-05-19
【政坛要闻回放】
区领导主要政务活动

201511月-20161月)

 

201511

2日,魏志平、林社攸、刘建民、李广义等区四套领导班子成员,区副处级以上干部及各镇(街、区)负责人在新会分会场收听收看全省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电视电话会议。

2日,区领导黄锐楼参加第三届中国新会陈皮文化节第三次筹备工作会议。

3日,区领导黄淑质出席区2016年度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会议。

3日,市、区领导魏志平一行到古井镇卫生院调研区镇医疗服务一体化工作。

4日,区领导黄淑质到现场观看第二届“新财富杯”镇级篮球邀请赛决赛并为获奖队伍颁奖。

5日,区领导谢惠雯参加区“广东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实验项目”启动仪式。

5日,区领导程学斌参加新会慈善会2015年助学金发放仪式。

6日,市、区领导邹家军、魏志平、蓝华、程学斌等陪同民政部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健军、省民政厅厅长刘洪等一行8人,到新会幸福寿星安老之家调研。

6日,区领导黄淑质出席2015年区创文迎检工作会议。

9日,市、区领导魏志平、李广义,江门市政府相关部门领导以及各市、区公安、消防工作负责人等180多人参加在司前镇举行的全市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现场会。

9日,区领导文彦出席在新会名人广场举行的“119”消防宣传文艺晚会。

10日,魏志平、文彦、刘建民、李广义等区四套班子领导及各镇(街、区)、各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在新会分会场收听收看中央宣讲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11日,魏志平、文彦、林社攸、刘建民等区四套班子领导成员在新会分会场收听收看广东省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报告会。

11日,市、区领导魏志平听取陈皮文化节工作领导小组对陈皮文化节开幕工作的筹备工作汇报,并提出要求。

12日,市、区领导魏志平、文彦、林社攸、刘建民等参加区党政班子联席会议。

12日,区党政班子全体成员,区人大、区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区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各镇(街、区)党(工)委书记共40多人参加区委“不严不实”问题剖析会。

12日,区领导谢惠雯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在新会分会场参加全市冬春水利建设工作动员会。

13日,赵基耀、柯文仲、魏志平等市领导,文彦等区四套领导班子参加在陈皮村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新会陈皮文化节开幕式。

13日,区领导文彦参加在新会凤凰酒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新会陈皮产业发展论坛,并致欢迎词。

14日,区领导梁明建见证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党委与新会旅游行业党总支签订协同党建协议。

15日,区领导林社攸、黄淑质、相关部门及烧鹅业界人士和市民游客参加“2015年古井烧鹅美食节”启动仪式。

18日,区领导邹强对新提拔的区管干部作集体廉政谈话。

18日,区领导黄淑质在区文联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向新当选的第十一届文联委员会主席张北迎颁发当选证书。 

20日,区领导施国亨观摩在圭峰山风景区永镇山门广场举行的“新会区首届农村消防技能大比武”。

21日,市、区领导邓伟根、蓝华、文彦等,与6300多名参赛选手参加第三届中国侨都(江门)健走马拉松大赛新会赛场活动。

23日,区领导黄淑质出席在区举行的江门市中医药学会2015年学术交流年会。

24日,市、区领导魏志平、文彦、林社攸、刘建民、李广义,以及其他区四套领导班子成员,区有关单位负责人,各镇(街、区)党(工)委书记,在新会分会场收听收看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先进事迹宣讲报告会。

26日,区领导黄淑质出席在景堂图书馆开展的首届联墨展开幕式,并为参与“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征联大赛的获奖者颁奖。

26日,区领导文彦到会城三和苑小区开展党员义工志愿服务活动,帮助低保户娣姨实现“微心愿”。

27日,市、区领导魏志平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城南园社区开展“微心愿·爱到家”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上门走访看望结对的困难家庭,帮助他们达成微心愿。

27日,区领导黄淑质等出席罗世文先生向新会人民医院捐赠救护车仪式。

27日,区领导施国亨陪同市火灾隐患重点地区验收工作考评组前往司前镇开展整治验收工作。

28日,区领导林社攸到会城仁义村参加“微心愿·爱到家”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201512

3日,区领导林社攸等出席李锦记酱料集团有限公司向新会人民医院捐赠120救护车仪式。

4日,林社攸、刘建民、李广义等区四套班子领导成员,区法院、区检察院负责人,区副处级以上干部及各镇(街、区)负责人在新会分会场收听收看省委宣讲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8日,区领导程学斌出席由维达慈善基金会组织的在会城天马村“维达老地方”长者膳堂启动的“关爱耋耋,温暖到家”活动。

10日,市、区领导邓伟根、柯文仲、魏志平、文彦、林社攸、刘建民,区四套班子其他领导,市、区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各镇(街、区)党政主要领导参加在新会人民会堂广场举办的“学宫文心”保护发展工作启动仪式。

17日,魏志平、文彦、梁远球、黄伟民、李惠文等市、区领导,各镇(街、区)党(工)委书记、各有关单位负责人以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等参加新会“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座谈会。

18日,市、区领导魏志平、梁远球、黄伟民、李惠文、聂加伟及各镇(街、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嘉宾等出席崖门镇五项重点项目庆典活动

18日,区领导黄锐楼等参加在新会陈皮村举行的新会区农村创业创新大会。

19日,区领导谢惠雯参加梁启超纪念中学26周年   校庆嘉年华活动。

19日,区领导黄淑质出席在古兜温泉综合度假区举行的“群英汇萃·萝卜盛会——第二届2015新会崖门古兜甜水萝卜节”开幕式。

21日,市、区领导周伟万、魏志平、邹强等陪同省纪委副书记王衍诗一行到区检查调研农村基层违纪违法问题集中查办专项行动工作。

22日,区领导李惠文参加圭峰区、会城街道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会。

23日,区领导文彦、黄月嫦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新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验收考察会。

25日,区领导黄月嫦等领导出席相关仪式为江门市品丰源投资有限公司颁发全区首张全国统一标准的电子营业执照。

27日,市、区领导邓伟根、易中强、黄淑质等,以及江门各市、区分管领导、旅游管理部门负责人等200多人参加在新会龙泉度假酒店广场举行的“2015中国侨都千里潮人径”启用仪式。

29日,区领导黄淑质、邹达明、黄月嫦、邓佩兰等出席在新会人民会堂举办的2016新会区元旦文艺晚会暨新会城市形象宣传片首播式。

30日,区领导文彦在区政协第十四届第二十三次常委会会议上通报《政府工作报告(第五次征求意见稿)》的编制情况。

31日,区党政领导班子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市、区领导魏志平代表区党政领导班子作对照检查。随后,魏志平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班子成员逐一进行对照检查。

31日,区领导文彦约请人大代表座谈,就区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听取各界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区领导张莲友、谢惠雯等参加座谈会。

20161

1日,区领导文彦、黄淑质、黄锐楼等出席在大鳌镇东风村文化广场举行的“美丽水乡 魅力大鳌”——大鳌镇创建美丽乡村启动仪式暨首届环岛骑行活动。

1日,区领导黄淑质等出席第21届“新会古典家具城组团杯”冬泳赛。

5日,区领导黄锐楼及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参加华南农业大学和中山大学等高校的专家、教授到区围绕新会陈皮产业发展规划和整体发展思路,以及相关的质量控制进行的专题调研。

6日,市、区领导魏志平、梁明建、黄伟民、李惠文出席新会区青年企业家联合会第二次会员大会。

6日,区领导文彦、施国亨及相关单位、企业负责人在新会分会场收看收听全国、省、市政府分别召开的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

7日,中共新会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区行政中心召开。区领导魏志平代表区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区领导文彦就《中共江门市新会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说明。

7日,市、区领导魏志平、文彦、林社攸、刘建民、李广义、梁明建、梁远球、黄伟民、施国亨,出席在新会龙泉酒店召开的新会工商联(总商会)2016年年会。

7日,区领导文彦、黄淑质及各相关部门人员在新会分会场收看收听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8日,市、区领导魏志平、黄锐楼陪同市领导邹家军调研区农村综合改革工作。

11日,市、区领导魏志平出席各镇(街)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

11日,区领导李广义、程学斌等出席新会区复退军人服务帮扶工作会议。

12日,区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人大、政协主要负责人,区小城镇扩容提质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主要领导、各镇镇委书记和镇长以及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出席区2015年度小城镇扩容提质建设工作考评会议。

13日,区领导谢惠雯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新会分会场参加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启动实施动员会议。

15日,区领导黄淑质出席区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暨2015年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

18日,区领导梁明建参加古井商会第四次会员大会并向新一届会长赵汝益颁发当选证书。

18日,区领导梁明建、李健驰出席区总工会十六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

20日,江门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市委、市政府大会堂开幕,新会代表团在团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委书记魏志平的带领下参加大会。

20日,区领导黄淑质出席区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动员会。

23日,区领导谢惠雯参加新会高级技工学校“希望之星”足球场启用仪式。

24日,区领导黄锐楼出席区三防指挥部紧急会议,部署区防御低温冰冻各项工作。

25日,市、区领导魏志平、文彦、林社攸、刘建民、梁明建、黄伟民等组成新春拜访团,前往拜访新会荣誉市民黄球、梁华济、马观适等旅港澳乡亲代表。

25日,市、区领导魏志平、文彦、梁远球、李惠文、聂加伟、施国亨出席全区安全生产和维护公共安全工作会议。

25日,市、区领导魏志平、文彦、林社攸、梁远球、黄伟民出席新会区政府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门分行“十三五”时期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26日,区政协十四届六次会议在龙泉酒店开幕。魏志平、文彦、刘建民、梁明建、邹达明、谢惠雯等市、区领导到会祝贺并在主席台就座。

26日,市、区领导魏志平、文彦、梁远球、黄伟民、李惠文参加新会区政府与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26日,区领导文彦、谢惠雯出席区政协十四届六次会议港澳政协委员组的讨论会,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26日,区政协十四届六次会议进行大会发言,区领导林社攸、谢惠雯、陈社胜、林炳焕、李炳鸿、刘建新、钟景贤等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

27日,区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在新会人民会堂开幕。市、区领导魏志平主持大会,区领导文彦作政府工作报告,刘建民作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27日,区政协十四届六次会议闭幕。市、区领导魏志平、文彦、刘建民、李广义、邹强、梁明建、邹达明、谢惠雯等到会祝贺,并在主席台就座。

27日,市、区领导魏志平参加区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会城一团、会城二团的分组审议。

27日,区领导文彦参加区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双水代表团的讨论。

28日,区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在人民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大会由主席团常务主席刘建民主持。市、区领导魏志平、文彦 、林社攸、刘建民、李广义等出席会议。

28日,市、区领导魏志平、文彦、梁明建、张莲友、邓佩兰等出席区离退休干部迎春茶话会。

29日,市、区领导魏志平、文彦、林社攸、黄伟民、张晓潭、程学斌等率新会拥军慰问团到江门军分区慰问。

29日,市、区领导魏志平、李惠文带队到志愿服务对象谢鉴泉、残疾军人梁保携家中探访,及到会城怡园敬老院慰问。区领导文彦、聂加伟率慰问组到双水镇开展春节慰问活动,走访慰问烈属、低保户、敬老院老人。

29日,市、区领导魏志平、文彦、林社攸、梁远球、黄伟民、李惠文,33家重点纳税企业的代表负责人、各镇(街)负责人等出席区重点纳税企业新春座谈会。

29日,区领导文彦、黄淑质、聂加伟等参加双水镇2015年工作通报暨2016年工作部署会议。

29日,区领导梁明建、梁远球出席区党外人士情况通报会。

30日,区领导黄淑质出席在茶坑村梁启超故居纪念馆前广场举行的“从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茶坑出发”启动仪式暨旅游线路推介活动。

30日,区领导程学斌率队到新会中医院看望百岁老党员赵华胜。

30日,区领导文彦、李惠文、张莲友、施国亨、邓佩兰等出席观看圭峰(会城)“名山秀水冈州情”2016迎新春文艺晚会。

 

【资政参考】
结合“学宫文心”浅谈新会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文化,不仅是精神力量,也是现实生产力,更是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既定的文化力量,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广大民众的精神慰藉,更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它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娱乐、精神等方面的需求,是旅游经济的源泉和动力。传承我区民俗文化,振兴我区旅游经济,打造文化强区,是区委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价值

(一)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新会,被誉为南粤历史文化名城,有着近1800年的历史。民俗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岁时节俗、礼仪习俗、生活习俗等均各有特色。既有“打火咸霉”、“放生”、吃“人日菜”、元宵舞金龙等新年习俗,又有三月三蒸“鸡屎藤”饼、端午节龙舟竞渡、重阳节登高放纸鸢、冬至食汤圆等节日习俗。新会更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统计,目前有国家级2项:新会葵艺、蔡李佛拳;省级的5项:崖门海战流传故事、陈梦吉故事、新会陈皮制作技艺、新会古典家具制作技艺、小冈香制作技艺;还有市级的9项:新会鱼灯、双水山地风筝、双水蕉树龙、大鳌咸水歌、司前金龙、三江龙乡游龙、古井烧鹅、大有凉果制作技艺、冈州古琴艺术。多年来,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大力挖掘、传承、发扬本土民俗文化,举办相应活动,包括国母诞、圭峰庙会、学宫开笔礼、祠堂文化、陈皮文化节、古典家具博览会等。这些民俗文化,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区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201512月,新会区启动“学宫文心”保护发展工作。设计打造以学宫为核心,新会书院、明清古代城墙、东关基督堂、白沙亭晚、石戏台、炼丹井、象山公园等代表建筑包围的新会古城存忆文化区域,展现新会城市的变迁、民俗文化、名人学术。这是区委区政府对新会文化发展的创新规划,也是未来我区民俗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二)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

一是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我区各种民间记忆、民间故事、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如新会葵艺、鱼灯、明清古典家具等都给人们一种民俗艺术的感觉。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二是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我区各地许多的民俗活动,如司前舞金龙,司前天后诞抢花炮、元宵节灯会等,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在旅游活动中,开展这些具有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三是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对于游客来说,可以深入了解新会区各地呈现出来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源远流长的新会地区文化风貌。

二、新会民俗文化旅游的保护和发展应注意问题

民俗文化旅游以其鲜明的民俗品格、独特的文化内涵、浓烈的原始气味、厚重的历史氛围、欢愉的生活情调及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而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但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一)传统文化价值流失。

在民俗文化的变迁中,有一个现象特别需要我们注意,那就是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它包括无形文化的流失和有形文化的流失这两个方面。在无形方面主要表现在随着西方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等节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过西方的这些节日,但对我们传统的节日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等越来越淡。在有形方面主要表现在我们民俗文化的传统活动逐渐减少,有的甚至消失了。这些传统活动有的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而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对这些活动缺少兴趣,更不会参与,这样就造成这些活动后继无人。 

(二)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的不足。

一是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保护民俗文化的法律法规不足,使得民俗文化“无法可依”;没有培训好民俗文化接班人,使民俗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界;大部分保护措施都具有“滞后性”,即民俗文化遭受破坏后才采取保护措施。

二是把民俗文化当成“摇钱树”。采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开发模式,是现在大多数地方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方法。但是,把民俗文化过度商业化,就使原来的民俗文化内涵变得毫无价值。

三是民俗文化发展中伪造、破坏、同化严重。随着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外地游客的进入,异质文化的逐步渗透,很多本地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是为了旅游而开展,破坏原有民俗文化的特色特点。

四是政府对民俗文化旅游的支持力度不足。现在区内的很多民俗文化活动,如国母诞、咸水歌,蔡李佛拳等,基本处于民间团体“单打独斗”的状态,规模小、群众基础薄弱,始终在新会区内“裹足不前”。而有民俗特色的小工艺品、记录当地民俗的书籍、民俗美食产品更是开发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的因素是缺乏政府部门的支持。

三、新会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

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对缓解旅游的季节性矛盾、拉动地区经济、塑造城市形象、提炼传统文化、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区民俗文化存在的问题,民俗文化旅游应遵循文化性、创造性、体验性、民众性和个性化的原则,采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借鉴外来文化,运用多种形式激发旅游者的参与热情,扩大和宣传新会区的旅游形象,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全面发掘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

目前民俗文化旅游市场上的产品只是简单的把民俗元素与旅游叠加在一起,将民俗元素添加到产品之中而形成的初级产品。在旅游产品开发上存在“三不够”现象,即产品开发深度不够,产品设计创新不够,产品市场效益不够。我们要实现“三打造” 即打造优势,打造价值,打造品牌。抓住民俗文化资源的优势,突出重点,实行产品设计的多元化,提升价值,重视品牌效应,从宗教、社会、经济、游艺竞技等方面对民俗进行合理、综合的开放,赋予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更深的内涵以提高其品位。

以新会陈皮为例,它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被封为“广东三宝”之首,新会每两年举办一次陈皮文化节来宣传陈皮文化。但是,一个节日活动只能起到带头作用,要让更多的旅游者认识新会陈皮,欣赏新会陈皮文化,就应当从食、用、品、赏等方面挖掘其潜在价值,开发更多推陈出新的产品,把陈皮品牌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推广。

(二)加强和完善民俗文化旅游景点的开发。 

立足于本土民俗文化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形成整体。保持民俗文化的原汁原味,使游客体验到身临其境的真实感,突出项目的新、奇、特,特别是提高民俗文化活动的娱乐性和参与性。把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开发作为发展旅游文化的资源依托,在民俗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上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尽力发掘、保护和开发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

新会蔡李佛拳,作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深受中外旅游者的喜欢。我区各著名的旅游景点,应该以此为契机,把蔡李佛文化融入到各个旅游地,设计有特色有新意的蔡李佛拳活动,增加趣味性,让旅游者在游玩中体验蔡李佛拳的精髓。

(三)开启民俗文化旅游新模式。

民俗文化的内容相当庞杂丰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对内容进行精选。精选的原则是什么?是旅游吸引力。吸引力又主要决定于当地与旅游者的文化差异,当地民俗文化越有特色,差异越大,越有吸引力。结合由区政府和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编制的《新会区学宫文心发展策划》,我区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和组织可选取以下模式:

1.节庆民俗模式 

节庆是民俗文化旅游的主体,规模大,时间长,效益好。我区的节日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别具特色。各镇(街)及旅游景点可根据当地特色,在节庆日开展传统活动,如春节三江舞金龙,元宵鱼灯会、天后诞司前抢花炮等,充分展示当地的民俗文化艺术。通过节庆吸引游客,节庆期间的民俗文化演出更会成为游客眼中的焦点,使游客回味无穷。

2.民俗文化镇(村)模式 

我区的民俗文化非常丰富,各镇(村)都有为数不少的传统民俗文化。我们以对新会区自然村落历史人文进行普查为契机,挖掘有潜力有条件有特色的自然村落,开发民俗文化镇(村)模式。以三江龙乡为例,可以借助其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三月三炮会、元宵金龙、请神巡游、咸水歌等特色民俗文化,建设成民俗特色村。

3.历史街区模式 

关于历史街区模式,可以考虑大新路步行街。该街道内保留较多的民国建筑,可以通过对民国建筑的修复、复原,从建筑外貌还原民国商业街区景象,再鼓励街区商铺经营民国时期记忆商品、新会民俗文化食品及工艺品等,吸引旅游者感受新会不同凡响的民俗文化。

4.民俗文化公园模式 

民俗文化公园模式,主要是以学宫为核心,以周边的明代石戏台、明清两朝多次重修的古城墙、民国时期建成的新会书院、上个世纪50年代建造的人民会堂等历史建筑遗产为载体,注入我区丰富的民俗文化元素,打造一个全新的民俗文化公园,展现新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脉络。

5.民俗文化沙龙模式

为更好地推广宣传我区的民俗文化,可以结合“学宫文心”计划,开启民俗文化沙龙模式。如在新会学宫定期举办民俗文化系列主题讲学讲座、祭祀孔子大典;在景堂图书馆举办冈州古琴、梁启超思想研讨、白沙心学研讨等来打造历史文化学术中心;在石戏台定期邀请粤剧名伶及戏曲艺术团驻场表演、组织粤剧和戏曲艺术学习活动;在新会书院开设新会葵艺、茅龙笔制作及书画等新会传统工艺教授活动;在冈州画院定期举办作品展览及教学分享讲座等,通过民俗文化沙龙来提升人们的归属感,擦亮新会文化品牌。

(四)政府部门为民俗文化保驾护航,促进持续发展。

要促进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起到关键作用。首先,政府部门要对一些逐渐失传的风俗、习惯、庆典、节日等进行挖掘和再现,使民俗文化得到完整的保护和流传下来。其次,政府部门要与当地居民多沟通,让他们知道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激发他们对自己生活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自觉意识,促使他们主动维护自己的民俗文化,而不是去盲目接受外来文化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最后,政府部门可以为各种岁时节庆活动提供各种便利条件,甚至可以参与组织协调,创造节日气氛,使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得到巩固和加强。

传统民俗文化是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在利用民俗文化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我们既要保护民俗文化原本特色,又要给现代旅游和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把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综合实力的提升有机结合起来,打造文化强区,彰显新会民俗文化魅力。

作者单位:区档案局、区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品牌存鉴】
新会之最(之七)
全省第一台手扶拖拉机的生产企业

新会农业机械厂创建于1956年,位于新会县会城镇工业大道。19587月周恩来总理莅临新会视察,周总理亲自命名并题书“新会农业机械厂”,当年生产了全国第二台、全省第一台手扶拖拉机。199212月,公司与陕西飞机制造公司合办陕西飞机制造公司新会汽车厂。19933月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厂房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6242万元,职工1300人,其中高、中级技术职称33人,初级技术职称174人。主要产品有金凤牌工家12K型手扶拖拉机、粤新牌YX系列农用运输车、自豪牌系列轻型汽车、自豪牌厢式小汽车。其中金凤牌工家12K型手扶拖拉机于1988年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1990年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1994年工业总产值1.3亿元,利税698万元。

广东最早举办的废物利用展览会

1957年,新会县人民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当时由于物质资料供应不足,县委发出“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用穷办法解决困难”的号召,并决定成立新会县废物利用委员会,要求商业部门做到区有废物利用商店,乡有废品收购站,组成一支强大的收旧利废工作队伍。1958年夏,新会县在会城镇西隅路举办“废物利用展览馆”,把新会人民“变废为宝”的事迹广泛宣传。展览馆的各种展品中,有利用野生植物制成的野生淀粉,有用葵叶编织的葵帽、葵扇,还有综合利用稻草制成的展品等。195876日,周恩来总理到这个展览馆视察,看了丰富的展品,对陪同的县委书记党向民、副县长陆其俭说,你们组织收购废物,变废物为有用,这证明打破常规,商业也能生产财富。你们县今年废物利用产值可达700多万元,这是个很可观的数目。当日深夜,周总理在住所为展览馆题词:

“全国商业部门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应该向新会学习,抓紧废物利用这一环节,实行收购废品,变无用为有用,扩大加工,变一用为多用,勤俭节约,变破旧为崭新,把工农商学兵联成一片,密切协作,为全面地发展生产服务,以便更好地实现勤俭建国、改造社会的任务。”

全省最早建立的老干部活动场所

19806月,新会县建成全省第一个老干部活动场所——新会县老干部之家。

老干部之家位于新会县城中心,占地面积9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20平方米,内设接待室、会议室、娱乐室、图书室、电视室、医疗室和招待所,还有小花园和车库。老干部之家的建立,从无偿捐出地皮到精心设计、施工,从筹建到落成,都得到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县直属单位和公社(镇)还为老干部之家捐赠了两辆小汽车和彩电、风扇、沙发、图书、家具等物品。

老干部之家办起来后,县委组织部为其配备8名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县城老干部党支部在老干部之家进行政治学习,过组织生活。老干部之家根据老同志的兴趣和爱好,组织诗画、花卉盆景、太极拳、气功等活动,定期举办各种学习班和交流会、联欢会。县中医院每星期派出医生为老干部义务诊病和开展健康咨询两次,每年为老干部进行健康检查一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老干部对精神文化生活要求的提高,原老干部之家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先后两次扩建,由原来三层楼房改建为楼高七层、建筑面积5950平方米的综合性大楼,并于1997年更名为新会市老干部活动中心。

全省第一个绿化达标县

1985年冬,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决定:“五年荒山全部种上树,十年绿化广东大地”。新会县凭借这股强劲的东风,一再加劲,连抓三年。1988年经省、市联合验收工作组检查验收,省委、省政府批准成为全省第一个绿化达标县。据省绿化委员会、林业厅、林业勘测设计院和江门市有关部门组成的省、市联合验收工作组核查验收:新会县林业用地87.61万亩,林业用地绿化率达80.3%;适宜营造防护林网的农田50万亩,农田林网绿化率达98.89%;海岸线长14公里,沿海防护林带绿化率达100%;县管养公路540.6公里,公路绿化率达98.4%;县城建成区面积6.2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33.09%。均已达到省规定的绿化标准。

达标后,县委、县政府组织专人撰写了《绿化赋》刻在绿化达标纪念碑基座上,以激励全县人民继续巩固和发展绿化事业。

 

 

【地情览趣】
冈州古琴艺术

 

“琴、棋、书、画”自古以来被文人雅士视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其中的“琴”,指的就是古琴。古琴是中国最早的弹拨乐器,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2003年,古琴艺术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第2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岭南古琴是中国古琴中的重要一支。提到岭南古琴,就要从起源地古冈州——新会讲起。冈州古琴艺术曾历经辉煌,著名琴家辈出。现在,我们就一起探寻冈州古琴的悠远历史。

景堂图书馆馆藏的古琴谱

新会景堂图书馆藏有一本古琴谱,是清代咸丰二年至四年(18521854)手抄本。这是“文革”期间,该馆工作人员在会城收缴的“黑书”堆中找出来的宝贝。曲谱为减字谱,这是当时古琴记谱专用谱,行外人士看来很特别。古琴记谱在唐代以前使用“文字谱”,即用中文记述弹琴的指法和弦位;唐代曹柔首创“减字谱”,将原文字谱简化、缩写;明、清两代沿用减字谱并改进发展。减字谱在当时算比较科学,比如,右手大指向手心称“擎”,简化为“尸”;右手食指背手心称“托”,简化为“”。再加入左手指和徽位写在上方,右手指法和弦数用大字写在下方,合成了“怪字”。这种琴谱能够准确记录音高和音色变化,但节奏记录就不严格。我国现存唐宋以来这样的传谱共100多种,其中主要是明、清两代刊印或辑录的。景堂图书馆这一手抄本琴谱,字体工整,保存完好,实属宝贵。

冈州古琴经典琴谱

1.《古冈遗谱》:南宋遗曲,传世岭南

冈州古琴的历史最远可以追溯到南宋末年。宋元崖门海战结束在新会,中原南迁的琴人、琴器、琴谱散落在民间。元初,宋遗民在新会搜集宋室遗留的古琴曲谱,称之《古冈遗谱》。该谱在新会向南海、番禺、顺德、中山一带流传,自此岭南琴学称盛,琴人辈出,成为日后岭南琴派立派的基础。

明代岭南大儒、古冈陈白沙先生不仅是儒学大师,还是一名琴学家。他在教授徒弟学术之余,还传授琴术,由他再收集整理的《古冈遗谱》,再一次在岭南大地上传播了古琴文化。

如今,《古冈遗谱》书已失佚,今传其中琴曲有《碧涧流泉》、《渔樵问答》、《怀古》、《鸥鹭忘机》、《乌夜啼》等。这些琴曲的演奏手法与其他流派的传谱有别,体现出岭南琴派古朴、刚健、爽朗、明快的特点。
  2.《悟雪山房琴谱》:存古通今,琴派初成

到了清代中叶,广府地区逐渐形成了地域性的“岭南琴派”,这一流派成为中国古琴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岭南琴派的创始人正是清代道光年间新会人黄景星。

黄景星,字家兆,新会县城南北里人,出身书香人家,自少受诗赋琴瑟熏陶,爱习琴研调,精通琴理。道光八年,他与同邑亲友陈绮石、陈芷芗成立广东最早的琴社,授徒教学,传播琴学。黄景星取家传《古冈遗谱》,采集众家精华,辑成《悟雪山房琴谱》四卷。该谱不仅保存了南宋的遗音,还凝聚了地方特色,是岭南派公认的经典曲谱。

3.《古冈蔗湖琴谱》:珍本蒙尘,幸得见日

提到冈州古琴,不得不提起的还有岭南派琴谱稀世珍本,咸丰年间的《古冈蔗湖琴谱》。《古冈蔗湖琴谱》的手抄本原来没有名字,新会景堂图书馆将之称为《古琴谱》,抄者为“蔗湖”,故称为《古冈蔗湖琴谱》。

关于《古冈蔗湖琴谱》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这本清代琴谱原来一直流落民间,在1966年“文革”“破四旧”中,被“红卫兵”列为封建“黑书”收缴了。当时新会景堂图书馆的负责人李中壮被抽去搞运动当工作队员,一次他到会城湾管理区(文革时改称为红光区),在门前的“黑书”堆中发现此书,判定很有价值,于是收回馆藏。

冈州古琴代表人物

1.(?-1842),名景星,字家兆,南是其号,自署悟雪山人。新会会城人。出身书香之家,父、兄是古琴嗜好者,他自少受到琴瑟熏陶。清嘉庆初年(1796)从其兄黄观炯习琴,练指法、操琴音。嘉庆四年识里中莫南桥家之西席----香山县琴师何洛书及其子何文祥,随从习琴,尽得其操法。嘉庆后期以廪贡生就读于广州粤秀书院,与其侄立峰调弦操缦,编辑琴谱,博综众说,考订曲谱,自成一家。道光初年(1821)曾受聘于学海堂书院教习琴学。尝与同县学生赵泰来(后成为江会红巾军领袖之一)演琴,相处甚欢。道光八年(1828年)与邑人琴友陈绮石、陈芷芗兄弟等建立广东最早的琴社,相互切磋琢磨,授徒传艺,培养了很多学生。黄南毕生务琴,对岭南琴学的兴起和发展有所贡献。他取其父手抄的《古冈遗谱》(据说是明代大儒陈白沙所录南宋王室遗留新会的秘本)中的30余首曲谱、加上其师何洛书传授的10余首,订编汇成《悟雪山房琴谱》四卷,于道光十六年(1836)刊行问世。学琴者争相传抄。该琴谱被誉为“冲和雍正、古逸清高”之作,对岭南琴派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因而黄南被称为岭南琴派的创始人。黄南授徒遍及西南各省,桃李遍天下。道光二十二年(1842)逝世后,其弟子李宝光将《悟雪山房琴普》重刊行世。

2.黄观炯(1761- )字家汉,号云波。新会会城人。少奇异,嗜笑。及长大,即随父习琴,尽得先人操琴指法。性傲僻嫉俗,既不习举业,亦不事农桑,以弹古琴,玩土偶为乐,不幸英年早逝。子黄文玉尚幼,琴技尽授其弟黄南。

3.黄文玉1789-1863),字道莹,号镜石。新会会城人。是黄观炯儿子,之侄,黄炳的父亲。因父早丧,自少随叔黄南习琴,攻举业,成绩优异。尝补博士弟子员,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应举子试下第,遂弃举子业。道光二年(1822)授东安教谕,后选阳山、调昌化;补河源,以病告归。生平烛嗜好琴,常于夜深人静,披衣起坐,援琴而鼓,有所得,则仰天大笑,或则鸣呜咽泣,或推琴而起,极足欷,感情激动如此强烈。他创作过一支《猿啼秋峡》古琴曲,技巧很高,表现力很强,说明其琴技有颇高造诣。有人高价求售陈白沙先生所藏的“沧海龙吟”古琴,他爱不释手。资不足,乃典当家物,集资将古琴购得。人讪笑之,他若无其事,可见其癖琴如此。

4.黄炳(1832-1904),字笛楼,别号迂道人。新会会城人,清代岭南琴派创始人黄南之侄孙。出身于嗜好古琴的家族,自少随父习琴,尽得先祖操琴指法。青年时到外省任衙署幕僚,足迹遍及中国南部各省,还游历日本国。清光绪元年(1875)随云贵总督刘长佑到云南。光绪十四年(1888)外放任云南省景东县知县,后任腾越州同知,曾创办书院,主修《腾越县志》。黄炳毕生身在宦海而心藏琴艺,承先启后,为清代岭南琴派的发展作出贡献。他研习祖辈传下的琴谱、操法,把岭南琴艺传播到云南。又根据云南少数民族的特点,创作出造诣很高的曲谱,对云南琴学有所贡献。他在公暇思乡之际,日抚所藏白沙子之“龙吟”素琴以自遣。他还把琴技授与夫人和儿子,家传不断,直到民国期间,其孙黄实任江西省代理省长时,也被人称为“操琴能手”。光绪三十年(1904),黄炳卒于任上,终年72岁。遗著有《希古堂诗存》(6)等。

5.黄实1885- ?)新会会城人。一说为云南楚雄人。号蘅秋。黄炳孙子。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参谋长。1928年任国民党中央委员,江西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厅长,国民革命军第五路军参谋长、中将。后任江西省代理省长。清代岭南琴派传人之一。

由于社会的变迁,古琴艺术在新会曾一度濒于绝灭。因为古琴是一种弹奏记忆较高深的乐器,背后蕴藏着大量的中华文化知识,而指法琴谱也较为晦涩难懂。因此,要推广冈州古琴,还需要长时间持续不断的努力。但是,随着《悟雪山房琴谱》重印,《古冈蔗湖琴谱》出版,古琴赏析会、古琴培训班以及其他古琴文化推广活动的举办,使古琴艺术在新会有了复兴的迹象。由此我们也可以期待,冈州古琴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再次绽放出夺目的光彩。目前,经过新会景堂图书馆申报,“冈州古琴艺术”已成功申报江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音乐类别的冈州古琴艺术,被列入江门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现在正申报省一级名录。 




 
版权所有: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党务公开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
邮编: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