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欢迎光临bet365中文官方网站
 
  公开办文件 更多>>
 
 
翁源县江尾镇松岗村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2-12-03

帮扶单位: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人民政府

O一二年十二月三日

 

一、基本情况

松岗村位于韶关市翁源县北部,距县城22公里,下辖13个村小组,共547户、2476人,其中有贫困户125403人(原有贫困户126户因今年二月有一户五保户去世,故实有125户)2009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6000元,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1741元。通过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府的帮扶, 2012年村集体收入达到9万元以上;贫困户纯收入2012年达到6512元,比2009年的1741元累计增长了4771元,累计增幅达274.0%。松岗村125户贫困户,家庭无劳动能力25户;家庭有劳动力的100户为帮扶对象,通过帮扶94户在2010年实现脱贫,2012年家庭有劳动帮扶100户全部实现脱贫,帮扶对象脱贫率达100%

二、主要成效

(一)村集体收入得到明显提高,村两委班子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协助跟踪好入股水电站项目,2010年已由江门新会统筹安排22万元入股水电站,每年实施分红的办法,使村集体收入达到3万元;2011年由翁源县再统筹增加8万元入股水电站,由帮扶单位先后共支持8万元入股合作社(大户)养殖肉鹅,通过分红进一步提高村集体收入,2012年村集体收入达到9万元以上。

通过做好思想工作和加强教育培训,落实民主集中制,村干部作风得到明显改善,村两委班子团结,积极配合扶贫工作和完成村的各项日常工作。完善村民自治各项制度,村民自治得到进一步落实。古井镇共支持17万多元,修整村委会及大院环境,和改善办公设施、设备和建立健全村两委工作制度、村民自治各项制度,改善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实现“五有”,即有牌子、有活动场所、有电教设备、有宣传栏、有工作制度。村党务、村务和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并定期公开。

   (二)贫困户收入得到明显增长,实现稳定脱贫。

通过帮扶种养、推荐就业等方式,促进贫困户脱贫奔康。每年组织贫困户农业劳动力免费参加2期农业技术培训班,参与率100%;每年组织有意愿外出务工劳动力免费参加就业技术培训,参与率100%。帮扶在家有劳动能力的76户全部与翁源慧园米业签订合同种植优质水稻共200多亩,产业化参与率达100%;发动家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00户全部参加古岗肉鹅养殖合作社,帮扶20多户每年养殖肉鹅5000多只;推荐贫困户外出就业117人。现松岗村有125户贫困户,共403人,其中低保(五保)且无劳动能力25户,家庭有劳动力的100户为帮扶对象。2012年,贫困户人均收入达6512元,比2009年的人均收入1741元增长274.0%100户家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均收入达6962元,全部实现脱贫,帮扶对象脱贫率达100%

   (三)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

2010年已投入70多万元(其中帮扶单位投入10万元)修建成水泥路3.62公里;投入10多万元修建一段200多米三面光水渠和疏浚1500米长的灌溉渠和修复水灾受损陂头和河堤等,通过这项农田水利建设,满足松岗村1800亩田和附近村民的生活用水。现时松岗村到江尾镇道路7.5公里全部实现硬底化,13个小组全部通机耕路,由村委会通往300人以上自然村(共3条)道路4.2公里全部实现硬底化;全村13个小组全部实现通电、通邮、通讯和通电视广播。自来水管网已铺设到各个村小组,全村547户农户安全饮用水达100%

   教育、医疗、公共卫生设施日臻完善。目前,松岗村有小学一所,卫生站一所,通过多年建设其设施较为完善,基本能满足村民的正常就读、就医。三年来,新建成26个垃圾池,支持建设和配套四个新文化室,其中丘老文化室设有农家书屋和乒乓球台两张;重新修整松岗小学教学楼,进一步完善学校设施;新建一座公共厕所新建灯光篮球场,目前以上项目已全部完工。通过这些建设,村公共服务设施拥有率达100%,解决了村民就医就学困难,为村民开展文化活动提供较好的场所。

  (四)村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经调查,松岗村共有低收入住房困难户43户,按照翁源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这43户住房困难户在2010年和2011年共完成28户,2012年全部完成其他15户,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改建完成率100%

与此同时,整村推进建设幸福安居示范村。2011年将丘老新村(大围仔)作为整村推进示范点。丘老新村规划56户居住,每户面积均为100多平方米,实现统一朝向,统一规划,统一设计,该村规划共有4条直街, 10条横巷。整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40多万元(不包括村民建住房资金),由翁源县配套34.5万元,主要帮丘老新村实现道路、排水渠硬底化;由帮扶单位支付10多万元资金,支持丘老新村绿化建设和路灯建设,并配套其文化室和新建一座公共厕所。所有工程均在2011年底前全部完工。

  (五)贫困户子女读书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目前,贫困户适龄子女共38人(或家庭成员)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全部正常上学;考上高中(包括中专、技校)和高等院校(大学、大专)共22人。三年来,我单位共支持4万多元,用于发放贫困户子女读书助学金,保证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三年来,贫困户子女无出现因贫困而辍学的情况。

   (六)贫困户得到有效社会保障,解决贫困户后顾之忧。

每年经调查核实,将符合条件的全部纳入低保或五保,目前松岗村有符合条件的39户农户全部纳入低保或五保(原有40户,因1户五保已于20122月去世,实有39户),做到应保尽保。全村125户贫困户家庭成员全部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减轻了其家庭医疗负担。积极发动贫困户参加新农保,贫困户60岁及以上人数71人,全部参加新农保,参保率100%

(七)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

1、建立生产发展长效机制。

帮扶松岗村培育发展的优质水稻种植为主导产业,发动全村350户农户与翁源慧园米业签订合同种植优质水稻共750多亩(一年种两造),350户占全村总户数547户的63.99%350户种植优质水稻得到的收入达75万多元,占农业生产收入180万的41.7%。帮助松岗村在2010年成立“古岗肉鹅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动家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00户全部参加古岗肉鹅养殖合作社,帮扶全村50多户每年养殖肉鹅10000只以上。

2、完善各项制度,实现长效管理。

完善党务、村务、财务各项制度,实现规范管理,村民自治得到进一步落实。同时,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会制定《村民公约》、《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绿化的管护制度》、《路灯管理制度》、《保洁员管理制度》和《垃圾清运员管理制度》等制度,加强监督和管理,并由帮扶单位支持资金专门聘请人员负责街道的打扫和垃圾的清运,使村庄长期实现美化、绿化、亮化。

三、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完善机构,加强检查督促。

古井镇全面贯彻落实扶贫开发工作有关要求,把对口帮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把手”亲自抓,对扶贫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充分支持,成立了由镇委书记李永忠为组长,镇长梁捷元、主管副镇长钟宇顺和组织委员张佩瑶为副组长、镇机关各大办公室主任为成员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委书记为村帮扶责任人,主管副镇长钟宇顺具体抓扶贫工作。建立督促检查考评制度,成立以主管副镇长钟宇顺为组长督查检查小组,负责督促检查帮扶责任人开展到村、户调查情况和落实帮扶规划措施的情况。镇主要领导每年到村两次以上,主管副镇长每年到村4次以上,他们到村、户认真指导和检查督促帮扶项目资金落实和实施工作;镇领导班子成员和古井镇所有帮扶责任人,每年全部来过至少一次,到村、到户指导和检查督促落实工作。

古井镇每年派出2人得力干部进驻松岗村,其中镇纪委副书记冯善方文连续三年驻村。以镇府文件的形式,将松岗村126户贫困户分别由区委常委武装部长孙少明(新会区挂扶领导)和古井镇48名干部作为帮扶责任人,一人帮扶2-3户贫困户。驻村工作队与帮扶责任人克服生活条件较差、语言不通等困难,紧紧依靠当地干部配合,到村、到户认真开展调查,制定和落实村、贫困户的三年帮扶规划年度帮扶措施。全村共有36名党员负责联系126户贫困户,协助帮扶责任人开展帮扶工作。驻村工作组认真做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除节假日及正常休息时间外长期驻村,每年驻村230天以上。

(二)摸清底子,统筹管理。

为了明确扶贫对象的现状和动态,有利于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2010年帮扶单位共抽调了60人次分两批到松岗村,深入到125户农户,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和核实工作,做到仔细核对贫困户的相关信息,了解其家庭成员结构、经营方式、收入状况、贫困原因、帮扶需求等。拍摄了户主、住房等相片,之后将核实、收集的情况梳理、归类、比对,并将比对的情况返回村委,研究确认贫困户的户名、人数,村委将确认的贫困户户名、人数上级扶贫办备案,并对核实的贫困户张榜公布。同时,建立了贫困户的动态管理档案,做到户有卡、村有表;帮扶单位按要求实行了电脑管理,每年建档立卡电脑管理完成率100%。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松岗村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实施方案》和一户一法等有关的帮扶措施。

(三)资金到位,措施落实。

三年来,共投入帮扶资金521.25万元,其中帮扶单位自筹资金136.82万元,省级财政专项扶持资金49.2万元,市级财政专项专项扶持资金27.6万元,县级财政专项扶持资金43.6万元,行业扶贫资金50.03万元,社会扶贫资金214万元。同时,帮扶单位积极落实扶贫各项措施,使各项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工作得到顺利推进。

1、努力提高村集体收入,进一步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

协助跟踪好入股水电站项目,2010年已由江门新会统筹安排22万元入股水电站,每年实施分红的办法,使村集体收入达到3万元;2011年由翁源县再统筹增加8万元入股水电站,由帮扶单位共支持8万元入股合作社(大户)养殖肉鹅,通过分红进一步提高村集体收入,2012年村集体收入达到9万元以上。

通过做好思想工作和加强教育培训,落实民主集中制,村干部作风得到明显改善,村两委班子团结,积极配合扶贫工作和完成村的各项日常工作。完善村民自治各项制度,村民自治得到进一步落实。村党员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村共有36名党员负责联系126户贫困户,协助开展帮扶工作。

进一步完善办公场所建设,帮扶单位2010年已经投入10万元为松岗村新建村委食堂、门楼、花圃等,并购置一批办公桌椅等,2011年帮扶单位再支持3万多元,用于更新村委大楼的门窗和改造公路入村委会路口斜坡等建设,2012年投入4万多元加建村委食堂二楼,并结合实际配齐必要的办公设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改善村级组织活动阵,做到“五有”。

2、努力增加贫困户收入,实现稳定脱贫。

1每年组织贫困户和农户免费参加2期种养技术培训班,其中贫困户务农劳动力114人全部参加,邀请农业技术人员为其讲授种养技术,提高了贫困户的种养技术水平,促进其增产增收。

 2)每年投入2万元以上,免费向贫困户发放肥料等,支持贫困户种植优质水稻、蔬菜等价值较高、效益较好的作物。其中通过支持与发动,帮扶350户村民(其中76户贫困户)与广东慧园米业有限公司签订种植收购合同,种植优质水稻750亩以上,每亩年纯利1000元以上,可为贫困户提供纯收入75万元以上,预计可占农业生产收入40%以上;另外,贫困户种植花生100多亩,每亩年纯利1000元以上,可为贫困户提供纯收入10万元以上。

3)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肉鹅养殖产业。组织发动家庭有劳动能力的100户贫困户全部入股2010年成立的“古岗肉鹅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和养鹅大户带动贫困户、农户养殖肉鹅,古井镇烧鹅企业保证收购,并免费发放部分鹅苗和进行技术指导,以此带动50多户村民养殖肉鹅,全年养殖1000多只(其中28户为贫困户,养殖肉鹅5000多只),可为村民增加纯收入20万元以上。

4)组织81户贫困户家庭成员共117人每年免费参加1期电脑操作技术培训班,到2012年底前共介绍81户共117人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包括本地就业的)。

3、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

   2010年已投入70多万元(其中帮扶单位投入10万元)修建成一条到东红等四个村小组的水泥路3.45公里,投入1.68万元挖深拓宽一条1500米长的排灌渠和修复水灾受损陂头和河堤等。2011发动村民捐资1.5万元新建丘老新村到文化室170米水泥路,由帮扶单位投入9万多元支持松岗村修建一段200多米三面光水渠和疏浚1500米长的灌溉渠,通过这项农田水利建设,满足松岗村1800亩田和附近村民的生活用水。现时松岗村到江尾镇道路7.5公里全部实现硬底化,13个小组全部通机耕路,由村委会通往300人以上自然村(共3条)道路4.2公里全部实现硬底化;全村13个小组全部实现通电、通邮、通讯和通电视广播。自来水管网已铺设到各个村小组,全村547户农户安全饮用水达100%

   教育、医疗、公共卫生设施日臻完善。目前,松岗村有小学一所,卫生站一所,通过多年建设其设施较为完善,基本能满足村民的正常就读、就医。2010年配合江尾镇开展乡村“清洁美”工程,我单位共投入2.6万元,新建成26个垃圾池,净化美化了村庄环境,改善了村容村貌。三年来,共投入150万多元(其中帮扶单位15000多元),支持建设和配套四个新文化室,其中丘老文化室设有农家书屋和乒乓球台两张;投入7.57万元(其中帮扶单位5.67万元)修整松岗小学教学楼,进一步完善学校设施;由帮扶单位投入3.1万元新建一座公共厕所。2012年由帮扶单位支持10多万元新建灯光篮球场,目前已完工。通过这些建设,村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学校、公厕、垃圾池、卫生室、公共文体场所)得到进一步完善施,解决村民就医就学困难,为村民开展文化活动提供较好的场所。

    4、开展危房改造和整村推进工程,改善村民居住条件。

   经调查,松岗村共有危房户43户,按照翁源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这43户危房户2010年和2011年共完成28户,2012年完成其他15户。2011年,共投入35万元(其中省专项危房改造资金解决28万元,江门市、韶关市各配套2.8万元,帮扶单位1.4万元),帮扶28户贫困户开展危房改造, 2011年底前全部完工并入住。2012年,共投入15.75万元,支持15户进行危房改造,已于11月底全部完成危房改造任务。

   整村推进建设幸福安居示范村。2011年将丘老新村(大围仔)作为整村推进示范点。下大力气对丘老新村进行建设改造,增加群众文化体育设施,改善周边环境,把大围仔打造成“幸福安居示范村”。丘老新村规划56户居住,每户面积均为100多平方米,实现统一朝向,统一规划,统一设计,该村规划共有4条直街, 10条横巷。整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40多万元(不包括村民建住房资金),由翁源县配套34.5万元,主要帮丘老新村实现道路、排水渠硬底化;由帮扶单位支付10多万元资金,支持丘老新村绿化建设和路灯建设,并配套其文化室和新建一座公共厕所。所有工程均在2011年底前全部完工。

   5、做好助学帮扶工作,解决贫困户子女读书难的问题。

目前,贫困户适龄子女共38人(或家庭成员)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全部正常上学;考上高中(包括中专、技校)和高等院校(大学、大专)共22人。三年来,我单位共支持4万多元,用于发放贫困户子女读书助学金,保证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6、协助加强社会保障,解决贫困户后顾之忧。

2010年将符合条件的40户农户全部纳入低保或五保(共5户五保,其中1户已2012年头去世,实有4户),2011年主要做好跟踪核实,保证他们能及时领到低保(五保)金,使他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每年对低保(或五保)无劳动能力家庭(共25户)节日进行送温暖活动;全村125户贫困户家庭成员全部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减轻了其家庭医疗负担。积极发动贫困户参加新农保,务必使贫困户60岁及以上人数71人,全部参加新农保。

积极发动村民参加新农保

7、完善各项制度,实现长效管理。

完善党务、村务、财务各项制度,实现规范管理,村民自治得到进一步落实。同时,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会制定《村民公约》、《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绿化的管护制度》、《路灯管理制度》、《保洁员管理制度》和《垃圾清运员管理制度》等制度,加强监督和管理,并由帮扶单位支持资金专门聘请人员负责街道的打扫和垃圾的清运,使村庄长期实现美化、绿化、亮化。

(四)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共投入3万多元,用于制“双到”工作宣传栏、幸福新农村示范村宣传栏和“双到”工作宣传标语、横额等。扶贫开发工作宣传栏已上墙公布,增加工作的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促进了各项规划措施的落实。并在村口等村民聚集地方悬挂、张贴横额和标语50多条,使“双到”工作做到家喻户晓。

四、经验体会

(一)领导重视和社会各方面支持是做好扶贫工作的基础。

扶贫双到工作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离不开领导重视和社会各方面支持。三年来,古井镇共投入136.12万元,先后派出四名得力机关干部驻村和安排48名机关干部联系到户,其中镇纪委副书记冯善文连续三年多驻村;争取到省市县各级资金(包括行业资金)共171.13万元;发动社会捐资共214万元。通过领导重视和社会各方面支持,保证人员资金到位,为做好扶贫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结合当地实际,并注意全面协调发展是做好扶贫工作的前提。

松岗村山地较多,土地较为贫瘠,但水、草资源较为丰富的特点,我们结合实际在当地重点发展优质水稻种植和肉鹅养殖产业,促进村民增产增收;结合不少贫困户家庭有较为年轻劳动力,重点推荐他们外出务工,从而提高家庭收入;结合当地水电资源丰富的特点,入股当地水电站,通过分红增加村集体收入;将危房改造与整村推进结合起来,建设社会主义幸福新农村。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加强对贫困户培训教育、支持其子女读书,加强农田水利、道路交通、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协助做好社会保障等有关工作,促进当地全面协调发展。

(三)当地干部,特别是村干部的配合,和贫困户的积极参与是做好扶贫工作的关键。

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既要帮扶到村,也要帮扶到户,帮扶到户是重点,没有当地干部配合和贫困户的参与是难以开展的。驻村干部从江门过来,很多不懂当地客家话,还有很多工作上、生活上的问题,都需要当地村干部配合、协调、帮助解决的。帮扶到户除了在资金上、技术上等方面给予贫困户支持外,更主要是做好贫困户思想工作,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意识,并在产业帮扶、推荐就业等方面给予积极引导,使贫困户积极参与到扶贫开发各种项目上来。帮扶资金、帮扶时间等都相对有限,只有通过贫困户自身努力奋斗,才能实现稳定持久的脱贫。

(四)驻村干部的踏实工作是做好扶贫工作的保证。

驻村干部是联系帮扶单位和被帮扶村和贫困户的桥梁和纽带,既要靠驻村干部争取领导重视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又要靠其与当地干部群众沟通协调,发动村民积极参与到扶贫开发工作中来。我镇驻村干部每年驻村230天以上,经常深入农户开展扶贫工作,得到干部群众的配合和好评。我们体会到:只有那些真心实意为当地群众办好事实事,肯脚踏实地开展各项工作的驻村干部,才能保证圆满完成扶贫各项工作任务。

(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做好扶贫工作的保障。

无规矩不成方园,只有依法依规开展各项工作,才能使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三年来,我们建立健全了两委各项管理制度、村民自治制度、驻村干部管理制度、扶贫资金管理制度、保洁员管理制度和垃圾清运员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并依照有关制度执行,保障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存在问题

三年来,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2010年、2011年连续获得省考核优秀,但还存在问题和不足,具体如下:

(一)贫困户虽达到脱贫目标,但整体收入还不高,人均只有6512元,离省的平均数还有一定距离。

(二)虽经我们组织多次培训教育,但贫困户还存在科学文化素质较低,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科学文化素质较低,接受新知识、新科技的能力不强,市场经济观念淡薄等问题。

(三)少部分扶贫对象还存在依赖思想,欠缺主动脱贫致富的思想,存在等、靠、要现象。

以上问题,还须帮扶单位与村干部、贫困户共同努力解决。

六、今后三年跟踪计划

通过三年的帮扶,松岗村集体和全部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均已实现稳定脱贫,达到了省的考核目标。根据省委省府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做好今后三年跟踪计划,具体如下:

1、 成立由镇主管扶贫工作领导任组长,以原驻松岗村工作队员为主要成员组成的三年跟踪帮扶小组,每年定期到松岗村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和开展送温暖等慰问活动。

2、 根据实际情况,每年继续支持适量帮扶资金用于开展有关项目。

3、 进一步加强两委班子建设,每年组织他们来我镇到管理较好的村委会进行交流学习。

4、继续巩固脱贫成效。一是继续要进一步发挥古岗肉鹅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慧园米业公司的作用,要以肉鹅养殖产业帮扶和优质水稻和蔬菜种植为抓手,为贫困户建立脱贫长效机制。二是跟踪已转移劳动力就业状况,确保其务工稳定。

5继续开展贫困户救济、慰问,跟踪低保、医保及新农保等工作。

6、继续支持贫困户子女读书,保证其顺利完成学业。

7、做好跟踪,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促进松岗村民主管理和村民自治。

通过以上三年跟踪计划,进一步巩固帮扶成效,促进当地村民奔康致富。




 
版权所有: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党务公开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
邮编:       Email: